孩子與父母對抗可采取的教育方式:1、家長不要總是端著長輩的身份,要學會放下姿態;2、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總是和孩子對著干;3、要正視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大驚小怪;4、給孩子表達意見的機會,不要總是剝奪孩子的權利。
孩子與父母對抗怎么辦
1、放下身份
父母一定要低姿態,要平等與孩子對話。再有對話的策略也是開誠布公,把自己的想法或對孩子的擔心直接說出來,尋求孩子的理解,往往效果不錯,肯定比彎彎繞,生悶氣強很多。還有要寬容,既寬容孩子現在的錯,也要寬容孩子過往的錯,切不可翻老賬,讓孩子感覺自己壞孩子的標簽已經無法改變,只會讓對抗升級。最后信任,給予孩子信任,是最能得到孩子積極回應的方式。
2、保持冷靜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冷靜下來,切記不要雙方拼刺刀,這樣只會兩敗俱傷。還有就是需要引導,首先自己先檢討自己為什么會讓孩子與自己反抗,自己有沒有做錯的地方,有的話可以委婉地和孩子道歉,然后慢慢開導孩子想想他自己有什么地方錯了,需要改正,這樣才可以保證之后孩子和父母之間會有交流,不至于一直處于敵對狀態,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自省,如果忽略了這點,會讓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激化,更加不利于孩子。
3、不要盲目批評指責孩子
孩子的逆反行為有時看似針對父母的,但實際上也許不是那么回事。也不要一看到孩子有反抗的跡象就極力壓制。父母的反應越激烈,越過火,孩子的反抗情緒就會越強,就越會堅持己見,甚至和父母產生一場大沖突,其結果是兩代人之間感情變得冷淡,孩子學會說慌、逃學、蠻橫無理等。
4、正視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必驚慌失措,也不可大驚小怪,更不要發火。首先認識到這是一種正?,F象,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建立這樣一種信念:只要耐心疏導,孩子會從逆反步入正軌。另外,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許是智慧火花的閃現,家長應留個心眼兒,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5、給孩子表達意見的機會
平時,父母和孩子盡可能地平等相處,別老是端著家長的架子放不下。當孩子和自己發生意見分歧時,不要當仁不讓,要允許孩子有一定的發言權和辯解的機會,甚至在孩子的“叛逆”到來之際,幽默化解,說不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