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管教可采取的措施:1、讓孩子親身體會一下,明白自身行為的錯誤;2、父母做好榜樣,用自身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3、尊重孩子的決定,家長不要插手,溫和而堅定的引導孩子;4、不要采取強硬手段,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交流。
孩子不聽管教怎么辦
1、讓孩子親身體驗
想要孩子服從管教,我們就需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搶東西不對”。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在孩子,玩玩具特別投入的時候把玩具收走,這樣一來孩子肯定會有很多個為什么。媽媽可以說“寶寶不喜歡媽媽搶走你玩具嗎?這跟你搶別人東西是一樣的,你搶別人東西的時候,別的小朋友也會不高興,不喜歡陪你玩”。讓孩子從親身事例中,體驗被搶的感覺和委屈,才能讓孩子從心底接受“搶東西不對”的道理。
2、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行為習慣大多通過耳濡目染學習父母的。與其說教,不如自己做好榜樣。比如:你希望孩子整理好自己的東西,你可以這樣說和做。桌子好亂呀!我不喜歡亂糟糟的感覺,我來收拾一下。“我們可以一邊說,一邊做,有利于孩子理解我們行為背后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斷重復某件事情,表達出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習的喜愛,也會感染孩子,讓她也學會愛上生活。
3、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決定,有時候孩子可能非常執拗,無論如何也不聽勸。那就讓孩子去試試吧!只要不會危及生命,不會影響打擾到別人,讓孩子在錯誤中學會成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溫和就是不要打罵懲罰,用溫和的語氣傾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她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當孩子實在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大人可以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考建議,讓孩子自己做出判斷。
4、不要采取強硬手段
管教孩子不能硬碰硬,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孩子小管教方法太過暴力的話,在青春期很容易讓孩子叛逆。因為小,孩子對大人有很強的依賴感,家長再怎么發脾氣,孩子都會自覺退讓。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加強,加上他的經歷也豐富了,對家長不再唯命是從,他更多的是想平等,想要家長老師心平氣和地溝通。讓孩子尊重你而不是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