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制定規則,約束孩子的行為;2、多鼓勵孩子,加強孩子的自信心;3、尊重孩子,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孩子做事拖拉怎么辦
1、制定規則
父母可以制定明確的規則讓孩子執行,如果孩子繼續拖延,就要承擔必要的后果,當然這個小小的懲罰可以多樣化,只要起到提醒作用即可。
如:出門前,孩子磨磨嘰嘰,不愿意洗臉、穿衣服,就告訴不去參加那個活動了,也許孩子會哭鬧、發脾氣,可以傾聽、教育,但不要動手幫助完成,讓他自己體會完不成多帶來的后果。
2、多鼓勵孩子
更多的夸獎可以讓您的孩子更優秀,多一些鼓勵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你要可以對孩子說:“這次比上次好多了,繼續努力啊”,“你看這也不是很容易完成嗎?”“你真棒,咱們還可以做的更好”,通過鼓勵的話,讓孩子越做越好,心中充滿成就感,這樣要比動不動打罵,效果要強得多。
3、尊重孩子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本來就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吃飯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不是因為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
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1、孩子壓力比較大
正常情況下,當一個人處于強壓力下,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身都會比較緊張,比如最近即將參加中考和高考的學生,就是如此。而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如果平時的學習中,感覺到壓力很大,當做去完成作業的時候,也是變得有點緊張。特別是父母要求高的孩子,更加容易讓孩子產生壓力,在面對父母的責罵和高期望,容易造成孩子的挫敗感,引發一定的焦慮,從而只能有拖延的方式處理平時的作業或其它事情。
2、孩子依賴性強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下來,很多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平時更別說參與什么家務勞動了。因此,一旦父母要求他們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于依賴父母,自己來做事情,心里有一萬個不情愿。有的孩子可能還會表達出來,有的孩子不表達出來,這進修拖延癥是他們最好的冷處理辦法。
3、孩子不自信
學生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學習難度也比較大,很多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比較難,一旦在完成作業期間,碰到困難時,他們自己又搞不定,只好采用拖延的方式,在作業上磨磨蹭蹭,三心二意。于是,會出現很多孩子心思就不在作業上,用手轉轉筆、隨手玩玩書本等,消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