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聽話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給孩子自信;2、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3、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查明原因,根據情況采取具體的措施。
學生不聽話怎么辦
1、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
家長對于孩子的優點,往往是視而不見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如果只有優點,那么就沒有成長空間了,而且也容易讓孩子感到驕傲。家長不妨可以對孩子的優點與特長進行關注,著重了解一下孩子的長處,并且對孩子的優點與特長進行鼓勵,這樣能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一直關注自己的。因為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擅長學習,有的孩子可能擅長踢球,有的孩子可能擅長畫畫,所以家長如果能夠發現這些優點,那么對于孩子的全方面發展都是比較好的。
2、學會言傳身教
當家長想給孩子一些建議時,不要采取說教的方式和孩子說話。其實家長如果能和孩子好好說,孩子肯定是愿意接受家長的建議的。當然,家長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言傳策略。還要注意以身作則,畢竟說得再好,都不如行動來得實際。比如,家長不希望孩子平時過多關注手機,那么家長在家里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少玩手機。
3、細心觀察孩子,查明原因
孩子叛逆,一方面是孩子懂的事情越來越多,內心里的主意也開始增多。當家長下達的命令與孩子內心想法不同時,他便不會聽父母的話。另一方面是家長沒有察覺到孩子不好的情緒,發現某些問題后直接吼罵他,導致其逆反情緒加重,便會反抗父母。因而,想要根治孩子的不聽話,首先要找對根源,對癥下藥。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用“堵”代替“疏”,這就意味著他們并不會考慮孩子的實際需求,也不會考慮孩子的實際想法,只會一味地把問題給堵上。但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想法表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強,所以他們在面對家長的一些要求時,就會表現出比較叛逆的樣子。
2、覺得不被認可
任何一個人都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同和贊賞,所以家長如果總是對孩子挑刺,總是覺得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這其實會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有不滿意。那么孩子在出現這樣的理解或誤解后,他們可能會有意識地進行反抗,想要向家長傳遞著自己的實際價值,以此證明家長的說法或認知存在問題,所以會出現一些看似不服管的情況。
3、過于管控孩子
有的家長,對于孩子具有很強的操控性,他們對于孩子的一切,都有著想要操控的欲望,所以孩子在這種影響下,往往也會覺著家長對于自己的一切,管得都比較多。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對于自己的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會出現不服管的表現,家長也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