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會做出許多讓父母生氣的行為,比如厭學、早戀、頂嘴等等。這是因為他們的自主意識比較強,渴望獨立,不喜歡父母過多的管教和約束,所以就會處處跟父母對著干。
孩子叛逆期應該怎么辦
1、了解叛逆期的特點。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其特點是情緒不穩定、自我意識增強、逐漸成熟等。家長要了解這一特點,不要過度干預孩子,也不要過度放任孩子,要以理解、尊重、支持的態度來引導孩子。
2、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在平時生活中要多尊重孩子,所以平時在孩子做事時,家長要跟孩子溝通,孩子不愿意做,為什么不愿意做,是有別的想法嗎?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就讓他試試自己的想法,他會認為家長很尊重他,理解他,如果成功了,就皆大歡喜,說明他是對的;如果失敗了,就說明他做錯了,父母的是對的,要多聽父母的話。
3、給孩子進行思想教育。跟孩子講父母是最愛他的人,最關心他的人,父母為了他付出了多少,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和父母商量,跟父母講道理,讓他們同意他的做法,而這頂撞父母,只會讓父母傷心,給父母帶來傷害。
4、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叛逆期提出一些無厘頭的要求或者意見,即使你不同意不認可,你也要耐心地聽完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后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說教而不顧孩子們的感受。
5、提供適當指導。在孩子的叛逆期,我們需要做的是提供適當的指導。指導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方面。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發展健康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理解,還需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朋友,家庭,學校等方面的關系,孩子需要知道做出正確的選擇能夠對自己的成長帶來巨大的助力。
怎么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呢
1、主動交流。孩子在叛逆期,無論家長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孩子都不會采納,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家長不要強求孩子去做事情,要告訴孩子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讓自己保持好的習慣。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和自己交流,就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長會,非常的幸福。
2、多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交流時,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盡量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進行談判,但是并不是讓我們家長無底線的妥協、放低姿態,更不是祈求。讓孩子感受到這是降低了家長的要求,這種來向孩子的要求靠攏,但不能絕對聽孩子的。
3、要把握好重要的問題。不要干預孩子所有的細節,這樣只會讓他們感覺到反感,把孩子當作朋友,平時可以多交流,及時了解到孩子的真實內心想法,正確的引導,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如果家長引導不當會造成什么后果
親子關系惡化。父母不重視孩子對待自己的一個態度,假裝看不見的話,孩子就會和父母少了溝通,當孩子有了心事以后,他也不會找父母訴說,可能會找朋友,或者是自己憋在心里,久而久之會和父母的關系逐漸疏離。
而且孩子一旦和一些不良的朋友在一起的話,還會導致孩子有可能走上危險的道路。到了那個時候,還想要引導孩子走回正道的話,就會非常的困難。
孩子會變得自暴自棄。有的孩子叛逆起來的時候,容易動不動就和父母吵架,父母這時不去正確處理這種事情,反而不理會孩子,縱容孩子。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不斷的加劇,最后容易因為一點事情就大發雷霆,甚至會出手打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