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孩子經常大錯不多、小錯不斷,這些都是孩子存心馬虎的表現,如果對此聽之任之,就會導致孩子產生浮躁的情緒,進而影響孩子的態度、興趣,逐漸蠶食孩子認真負責的良好品質。那導致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來看下吧。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的原因
1、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習慣不好與孩子粗心有很大的關系。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以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進行有規律、有節奏的學習活動,獲得優質的學習效果。而不良的學習習慣則會使孩子學習活動沒有規律,學習內容雜亂無章,降低學習效果。
2、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也是導致粗心的一個因素。良好的生活習慣表現在日常生活有秩序,有規律。
自己的衣物、用品疊放整齊,書籍擺放有序,每晚按時睡覺,并在睡前整理好書包,脫下的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早晨起來隨手就能拿到自己的衣物順利穿好。洗漱完畢、吃過早餐就可以背起書包上學去了。不會匆匆忙忙,出現差錯。
3、老師家長某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有的老師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生活習慣的培養,其實學習上的細心和生活中的習慣是分不開的。那些做事丟三落四,缺乏條理,不能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容易粗心。
有的老師家長,總是任意地懲罰孩子,比如:抄十遍書,每天作50道口算題等,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失去學習的興趣,過度單調的重復,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達。
4、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起來就貌似專心,實則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有:對聲音很敏感,在家里寫作業,只要有聲音就會望過去,孩子在書房寫作業,客廳里只要有聲音,孩子就會有反應。做作業不連續,寫一下,又玩一下,或者孩子容易發呆,一坐在椅子上就是發呆一陳子,腦瓜子東想西想。
5、心理素質較差。心理素質不佳的孩子,遇到考試就容易緊張和激動,有時愛發脾氣,這些都是心理素質不佳的表現。孩子自信沉穩冷靜,這些都是心理表現。平時學得好,到了考試就考不好,這就是受心理的影響。
6、焦慮緊張。平時作業、考試很少粗心,主要是心情比較平靜,不緊張,能從容答題,而一旦關鍵性考試,如期中、期末考試,特別是升學考試,心情就會緊張起來,手心出汗,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出現思維混亂,造成看錯題、書寫失誤。
幫助孩子改掉考試粗心的習慣應該怎么做
1.慢慢讀題。拿到試卷后,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更要慢讀,細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
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確進入自己的腦海,做題就能正確運用所有的已知條件啦!那么像看錯題目、看漏條件這些“事故”,就徹底跟自己拜拜嘍。
2.演算工整。解答數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草稿紙不用給別人看,所以很多同學就亂寫一通。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遇到復雜題目,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式子,然后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找出隱藏的關鍵信息,才能解出題目。
這時候,如果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干凈醒目,那么發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更不會發生挪錯數字、弄錯符號等情況。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
3.回頭檢查。做完一道題目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結合本題的結果,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
比如:解出來發現結果的數值很難看,或者解出來要求的時間竟然是負值。這時候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剛才的計算過程。那么,干凈整齊的草稿紙就發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方便檢查!
孩子粗心的危害
1、容易發生想不到的意外。最直觀的就是孩子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這也是家長們最看重的。
2、影響孩子的未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將會因為粗心與馬虎造成不應有的障礙和困擾,輕則事倍而功半,重則嚴重地影響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