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應該要明白:家庭不是家長的“一言堂”,應該要允許有其他的聲音,就比如孩子頂嘴,家長要學會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再采取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能夠用合適的方法來表達。
小孩不聽話老是頂嘴怎么辦
1、左手給予關愛,右手嚴格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嚴格要求是對孩子關愛的另一表達方式。這里所講的嚴格要求,并不是說父母盲目的根據自己的主觀想法去要求孩子執行,如果孩子沒做到就對其棍棒相加。而是需要父母有耐心的、循序善誘指導孩子什么該做,又該怎樣做?并督促其務必完成的過程。
2、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比指手畫腳的與孩子交流更有效。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用打罵威脅、無故斥責、蠻橫無理等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形成冷漠的性格還會讓他對周圍人事無動于衷,缺乏活力。
因此我建議父母應該多于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用講道理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從而還提高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
3、注重與孩子的精神交流。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家長應學會經常聽聽孩子的意見,努力理解他們的感受,并用“我想……”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評價,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溫存、撫愛,從而樂于接受父母的意見。
4、多給孩子們一些選擇的權利。孩子們會跟我們頂嘴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想法跟我們的想法沒有交集,或者說是背道而馳。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只給孩子們兩個選擇,讓他們只能答是或者不是。我們運用選擇方式會讓孩子們比起判斷題讓他們更加容易接受,這樣就會減少孩子們跟我們頂嘴的幾率。
5、傳遞給孩子積極的情緒。情緒是非常具有感染力,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非常壓抑的家庭氛圍,那么他長大后,必然成為悲觀和消極態度的人。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要釋放更多的積極情緒,孩子才能陽光健康的長大。
家長的哪些行為會促使孩子不聽話頂嘴呢
1、催促和嘮叨是孩子最不想聽的。“我跟你說了幾次了”是典型的嘮叨,和“我早就跟你說過了”、“我說了多少次了你都不聽”一樣,話一出口就讓孩子想關上耳朵,既然大家都知道說過好多遍了,那為什么家長依舊在說呢?
2、指責和批評讓爭執點失焦。一開始,母女之間的爭執點還圍繞著“做作業”,直到媽媽說出了“你看看你,就知道玩”,這句話瞬間將爭執點轉向了孩子,從對事變成了對人,孩子顯然聽出了媽媽的言下之意并予以了回擊,做作業本身反而不重要了,接下來爭論的都是態度問題。
3、錯過了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機會。“作業這么重要你為什么不寫”聽起來只是孩子的氣話,實際上暗含著孩子對學生有義務做作業此事的不理解,然而,媽媽在理智全失的時刻,并沒有理解到這層含義。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運用“積極暫停”,讓沖動過去,避免引起更大的紛爭。
面對孩子頂嘴,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1、保持冷靜。你不必忍受孩子無禮的行為,但自己的回應必須謹慎對待,因為你的反應可能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朝著哪個方向改變。表現得太寬容,會讓孩子變得更肆無忌憚,甚至引發更惡劣的行為;表現得過于強勢,又會讓孩子覺得沒有表達想法的機會,而阻礙親子之前的溝通。
2、提前告知后果。一旦和孩子討論過哪種行為不合適,就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他越線會有什么后果,比如再次犯錯的話,會失去玩游戲看電視的時間,或者要用干家務、提早上床睡覺來以示懲戒。
提早讓孩子知道這些原則,這樣一來當他們犯錯接受懲罰時,就不會表現得無法接受。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堅決地貫徹這些原則,不要一時心軟而降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