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習慣,大家都不會陌生。孩子看電視沒完沒了,癡迷玩手機和網絡游戲,不愛寫作業等等,都是習慣問題,所以當一個孩子的習慣不好,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
孩子壞習慣多怎么辦
1、及時糾正。“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有兩個,一個是10年前,另一個就是現在”,孩子的壞習慣絕非一日養成,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的不良行為剛剛出現時就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甚至有可能就不會養成。
而對孩子壞習慣的縱容,也是孩子壞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不能在壞習慣一開始時就及時糾正,之后再要改,一定會花費更大的精力。
2、樹立好的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在說榜樣的力量,很多父母對待孩子都稱得上“虎爸虎媽”,然而卻常常是“寬于待己,嚴以待孩”,在對孩子要求嚴格的同時對自己卻是異常寬松。
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孩子小小年紀就成了“手機控”、“電視控”,但卻總是忽略自己一回到家就手機不離身的現狀,有孩子這樣說到“你們回到家就抱著手機不知道陪我,覺得我煩了就把手機扔給我,最后卻怪我離不開手機,這是我的錯嗎?”
家長如果想要讓孩子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最好先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這樣不好的習慣呢?
3、拒絕打罵。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萬種,但打罵顯然是最不好的那一種。不僅起不到正向的作用,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表面上因為父母的強權而屈服,實際上卻并不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最后反而更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
在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時父母也需要認識到,習慣的養成既然是需要時間的,習慣的改變自然也是需要時間的,不要寄希望于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孩子的壞習慣,多些耐心,或許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孩子壞習慣多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模仿。現代行為理論認為,人類的習慣源自模仿,這里沒有好壞之分,所有的后天習得的習慣都是源于模仿,有一個狼孩的故事充分說明,把人類嬰兒放在狼群環境里成長(前提是狼群接納這個孩子),他后來的許多行為都是狼的特點。那么,你孩子現在出現的壞習慣,一定是受到了家庭的影響。
第二個原因:縱容。這個原因主要表現在隔代教育上,也就是由爺爺奶奶帶的孩子(當然也不是絕對如此),大部分會對孩子的行為存在縱容意識。
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哪些習慣
1、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好習慣。你讀了什么書就會成為什么人,對于青少年來說,養成讀書習慣等于在心里裝了一臺成長的發動機。
2、培養孩子勤于寫作好習慣。很多孩子喜歡閱讀卻害怕寫作,因為閱讀是享受,是欣賞一個美麗的世界,而寫作是創造,是要建造一個未知的世界。
3、培養孩子善于表達好習慣。表達能力是人生存發展最基本的能力之一,這對于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這是與人溝通交流的基本功。
4、培養孩子勇于質疑好習慣。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其中,創新思維的核心就是質疑和批判精神。
5、培養孩子自我管理好習慣。孩子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那些脫離父母開始獨立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