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情緒方面會變得非常不穩定,而且還特別不愿意跟父母溝通,在成長中遇到的困難,也不愿意找父母幫忙,以至于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這讓父母非常苦惱。
13歲女兒叛逆不聽話怎么辦
1、保持穩定的情緒。叛逆期的孩子情緒多變,很容易去惹怒我們,我們會為此訓斥孩子,其實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只會導致孩子愈發抗拒,并不利于形成好的溝通氛圍。
因此需要我們保持平穩的情緒,我們要了解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受到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每個孩子的叛逆程度不同,需要我們盡可能的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行為,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情緒波動。
2、信任孩子。任何一種感情都比不過親情,但信任又是感情的基礎,所以建議父母們平日多給女孩關懷、關愛,多一些親情的傾注,可以讓叛逆期的女孩順利度過叛逆期。
3、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如果再處于一種成日里只喜歡對孩子打罵的家庭,孩子就會變得更加脆弱。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抗挫能力的養成,就應該是不斷的責備、打罵來建立的,所以家長們不要總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
4、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孩子小時候對事物的認知性不強,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與幫助。
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習慣了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忽略了孩子成長,依然對孩子指手畫腳,當然會讓孩子厭煩。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
5、做好自己,影響她。管教叛逆期孩子別無她法,家長們應以身作則,先做好自己,以實際行動影響孩子,才會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我們對于生活、工作、親密關系的態度都會影響孩子,我們就像孩子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既是原生家庭,她的性格、脾性以及種種小習慣都與我們的影響有密切的關系。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家長應該怎么辦
1、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孩子本身就處在一個懵懵懂懂的階段,有時候家長含蓄的表達孩子就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感受得到,從而產生矛盾和誤解。
最重要如果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的愛包圍著,她眼里的世界是美好的,所以即使生活當中發生了不愉快,也能很快的化解這種不良情緒。
2、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決定。選擇是孩子的權利,遇到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時要和孩子商量,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決定。
其次,父母應給孩子寬松、自由的發展空間。要經常和孩子討論對各種事情的看法,肯定孩子的努力。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全能角色。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教育的首要原則就是理解和尊重。
家長該如何跟青春期孩子溝通
青春叛逆期,心理和生理發生明顯的變化,她們在逐漸走向成熟,自我意識越發強烈,不再希望家長將自己當做小孩看待,因此需要我們及時改變溝通方式。比如在需要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可以用“請”、“麻煩”等比較平和的語氣,而非“必須”、“馬上”等命令式的口吻。
比如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要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打斷她們,不要隨意否定孩子的表達、體會,更不要去反駁、質疑孩子的經歷、心愿。多多傾聽,越是耐心去聽,去感受,孩子越能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對自己的尊重,而孩子也會去信任你、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