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共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叛逆期,處于叛逆期的孩子雖然比較頑皮搗蛋,不聽父母的話,但是家長也不要對他們進行打罵,而是應該合理的去引導他們。
孩子叛逆期在多少歲之間
第一個叛逆期:2-3歲。為什么兩歲的孩子,會讓家長覺得可怕呢?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沒辦法進行管教,給他講道理,他又聽不懂,對他打罵,很容易留下心理陰影,所以家長在憤怒,也只是自己氣自己而已。
為啥兩歲的孩子會從乖寶寶變身“小魔王”呢?其實,在這個階段,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意識,他們既想依賴父母,又想變得獨立,所以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變得非常的不好管教。
第二個叛逆期:7-9歲。孩子在7到9歲的時候,是幼兒到少年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會經常和父母對著干。這是因為他們在進入學校之后,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有了強烈的獨立思想,認為自己已經是個成人了,想要擺脫父母的掌控,所以就會處處和家長作對。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都會因為穿著跟家長吵架,他們只認準潮流,而家長覺得衣服保暖才是最好的。其實現在還是有很多的既潮流又保暖的衣服,家長挑選的好,還是能避免親子間的“衣服矛盾”的。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進入青春期,孩子們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都明顯增強,他們希望家長不要再把自己當做小孩看待,希望家長能夠減少嘮叨、少管自己,但與此同時,當他們進步、獲得成績之后,也希望家長能夠及時的肯定、鼓勵、認可自己。
這時父母如果強行管教,肯定是適得其反。而是要先試著跟孩子做朋友,真正理解和尊重他,才能正確引導他。可以多給他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他內心有個學習的楷模。
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最有效
1、對孩子多點包容。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這個時候孩子容易暴躁,父母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多點包容。因為孩子不再想變成父母眼中的孩子,孩子渴望更多的自主。如果父母能夠對孩子多點包容,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就會融洽很多。
2、學會聆聽。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千萬不要給孩子嘮叨一些道理,與孩子最有效的溝通不是說教而是聆聽。即使孩子的想法很不成熟,父母也要學會傾聽。當孩子知道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被別人尊重的時候,會更愿意去與父母敞開心扉。
3、相信孩子。如果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會有感覺的,這時孩子心里會想,“我的父母不理解我,也不會信任我,所以有些話還不如不說”。父母的不信任還會讓孩子產生心理上的變化,嚴重時孩子還可能會叛逆,所以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吧,父母越信任,孩子的內心就會越有力量。
糾正孩子叛逆行為時的誤區
粗暴鎮壓。當孩子出現嚴重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濫用權威,覺得不把孩子壓下去,他就會變壞,于是以絕對權威將其鎮壓下去。以暴治暴會讓孩子產生各種猜測“我不是親生的”、 “爸媽不愛我”……隨著孩子年齡漸漲,要么自卑的活著,要么將反抗進行到底。
管不了就放縱。家長絕望的時候:反正管也管不住了,該說的話也說了,該盡的義務也盡了,是龍還是蟲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其實,你能想到的方法還是有限的,世界這么大,肯定有其它方法的。放縱只是一時的逃避,某天老去,它會成為你一生的不可挽回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