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并不只會經歷一段時期的叛逆期,一般來說他們會經歷三個,分別是我們常說的寶寶叛逆期,兒童叛逆期和青春叛逆期,但是每個時期的年齡段和表現形式都是不同的。
小孩子幾歲開始叛逆
第一個階段:寶寶叛逆期(2~3歲)。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并且會以自我為中心,常常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行為,孩子會變得非常難管,家長根本不敢離開太久,生怕孩子出現意外,相信經過這個階段的家長身心體會。
這是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但隨著孩子的要求被適當滿足,其叛逆心理和行為自然會逐漸減少,在此之后我們可以進行適當的說教。
第二個階段:兒童叛逆期(7~9歲)。在孩子進入7歲后,孩子普遍會擁有強烈的逆反心態(tài),他們會時常同父母作對,這主要由于在進入校園后,孩子逐漸擁有更多的常識,也有了迫不及待的獨立思維。
這些孩子普遍認為自己早已成熟,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因此年幼的孩子會選擇同父母做對的方式,來向父母宣告成長。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12~18歲)。這個時期是我們普遍認知的叛逆期,也是我們接受家長來訪咨詢非常頻繁的一個階段,青春叛逆期伴隨青春期而來,其中14歲左右是孩子展現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這個時候的叛逆期有著非常強烈的“破壞性”,孩子不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在逐漸走向成熟,曾經幼時畏懼的人或物,在此時有了一定的抗打擊和反叛能力,很多家長表示自己管不了或者不敢管,因此這也加快了孩子在叛逆路上不歸的速度。
叛逆期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第一:叛逆期會激發(fā)孩子的嫉妒心。進入叛逆期后,孩子們很容易產生嚴重的嫉妒心理,而嫉妒的對象多數與孩子不相上下的親朋好友。
其實對于同孩子毫不相干的同學,孩子通常不會產生任何嫉妒心理。這些受到嫉妒心影響的孩子,一旦發(fā)現被同學所超越就會出現情緒波動。而一旦孩子受到情緒的控制,孩子就會伺機報復,以獲得心理平衡。
第二:沖動、易怒過分重視自我情感。進入叛逆期后,孩子很容易受到情緒化的影響,而這些情緒化會使孩子變得沖動易怒。急迫的自我存在感,迫使孩子急于展示自我想法,然而由于缺少經驗,孩子們也會存在一定的局限。
而父母的干涉只會使孩子進入認知誤區(qū),甚至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其實叛逆期的孩子格外重視自我感受,一旦孩子與父母發(fā)生意見分歧,這些受到情緒控制的孩子很難保持理智。
面對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正確應對叛逆期。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心態(tài)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先把心態(tài)調整好了,才能更好的樹立三觀,也能夠更好的提出方法論來。
所以在處理這件事情之前,家長也應該應用這一套,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正視這些問題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的關鍵時間,也是一個很正常的過渡時期,不必太放在心上。
2、和孩子溝通。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和孩子溝通確實是挺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叛逆期的孩子,常常封閉自己,不愿意和父母說心事。這個時候,父母一定想辦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如和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或者陪孩子出去旅行,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3、尊重孩子。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是比較暴躁,如果他們做的一些事情是家長可以接受的,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有耐心的了解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什么?這個時候切記不能勸孩子罵孩子,即便你認為他的做法非常的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