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會表現得非常叛逆不聽話,但家長在這個階段給予他們的教育和引導,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引導得好,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將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兒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1、給孩子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孩子的居住房間,要保持干凈和衛生,讓孩子內心能感覺到舒適。可以在孩子房間內掛置地圖或字畫等,房間內放置書架,讓孩子遨游在書本的世界中。若是有條件的話,應該給孩子提供光線充足且安靜的房間。
2、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雖然孩子社會和生活經驗很少,但是要學會尊重孩子,多關心孩子的喜怒哀樂。孩子犯錯時,不能在眾人面前訓斥,不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讓其失去自尊心。多發現孩子的發光點以及微笑,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表揚,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
3、要學會理解孩子、賞識孩子、肯定孩子。在家長賞識的目光里,教育才能充滿希望。得到家長的賞識,孩子心情愉悅,信心倍增,內心充滿了幸福感,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見,克服自身的小毛病。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數落、訓斥孩子,指責甚至打罵孩子,不僅影響自己的情緒,而且還很容易讓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
4、花時間陪孩子。父母一定要多花時間陪孩子,盡量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了解孩子的具體想法,疏導孩子的疑問。在疏導過程中,不應該走極端或做出激進的行為,應該通過回答孩子的問題來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打擊他們,不要讓孩子感到無助。要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和愛,讓孩子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
5、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給予適當的建議和鼓勵。
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1、想要遠離父母,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他們不喜歡和父母交流,有什么事情都喜歡悶在自己的心里,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并且他們會想要遠離父母,不喜歡別人過度插手自己的事情,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凡事都喜歡自己做主。
2、性格變化。青春期,也是孩子性格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的性格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會讓你感覺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
3、孩子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自尊心變得更強。青春期的孩子,會特別在意美、丑,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如果別人表現出來對自己不友好或者是對自己作負面評價,他們就會特別易怒,可能會動手打人,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變強,內心的虛榮心在作祟。
孩子步入青春期,家長需要怎么做
父母需要改變教育模式,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幫助他們是可以的,但是,等到他們進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就需要改變固有的教育模式,不要再幫助孩子安排事情,父母需要懂得及時放手為好的道理。
父母要善于發現自己教育方式的不足。好事多磨,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能一下子就是完美無缺的,父母需要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善于發現自己教育方式的弊端,然后及時改正教育方式。
父母應當多關注孩子的交際圈,不要讓孩子學壞。不得不承認,人想要學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還不具備成熟完備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沖動、頭腦發熱,因此,父母應該多留心關注孩子的交際圈,幫孩子把關,不要讓孩子跟著別人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