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相信只要家長管教得當,孩子就會逐漸成長有規則意識的人。
小孩沒規矩怎么教育
1、跟孩子協商。想要給孩子立規矩,跟他們協商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孩子們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對于很多父母所說的很多道理是沒有辦法理解和接受的。這個時候,用孩子喜歡和可以接受的東西來做交換,往往是幫助孩子立規矩最省心的方法。
比如刷個碗給5毛錢,幫媽媽拖地周末就可以去游樂園等,效果也都非常的好。這是因為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協商,既省去了復雜的溝通步驟,又找到了孩子的需求痛點,使用起來自然是事半功倍的。如果一味地強制要求孩子去做這做那,時間久了只會引發矛盾與不滿。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會遵守自己的責任,這樣也是遵守規則的人。家長平時教育中可以教會孩子有責任感,教會孩子知道什么是責任,這樣孩子就能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家長教育時間長,孩子就能知道自己的責任,這樣孩子不管到哪里都能遵守那里的秩序還有規則,而且還能鍛煉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對于孩子的身心成長有益。
3、父母要在規矩面前以身作則。父母不要覺得自己比孩子在規矩面前更具有話語權和特權,在規矩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父母以身作則才能為孩子做好行為示范。警惕教育中的雙標,言行統一才能夠讓孩子更懂規矩。
小孩沒規矩的具體表現
1、不尊重家里的長輩。現在很多的孩子都被家里的長輩寵愛的毫無規矩可言,不僅不喊爺爺奶奶,還直接叫長輩的名字。有的孩子甚至還在喊爺爺奶奶的名字時加上一些難聽的形容詞。
奶奶做好飯,喊孩子吃飯了,孩子嫌棄奶奶打擾了看電視,就沖著奶奶大喊“真討厭,真是煩人,打擾我看電視,等著有你好看的”。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是對長輩極為不尊重的表現,當孩子養成這種習慣后,自然也不會尊重他人。
2、破壞公物。有時候可以見到一些小朋友,在外面玩的時候到花園里破壞花草,公共設施上面亂涂亂畫,坐公交地鐵的時候直接踩在凳子上,甚至是踢前排的座椅。這些行為都是孩子沒有教養的表現。對于這一點,就算是別人礙于情面不好意思說,當父母的自己也應該知道。
小孩沒規矩的原因
1、父母縱容。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犯錯后,一笑了之,或者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不了了之,這就是父母對孩子錯誤的一種縱容。對于孩子來說,是父母默許了,贊同了自己的行為。久之,父母的縱容就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父母甚至毫無察覺,習以為常,不以為然。
2、受環境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孩子為什么會變得如此不守規矩?
恐怕他身邊也有這樣的孩子,他們一起都這樣做,所以他們就會覺得不守規矩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畢竟身邊的人都會這樣做,這種負面環境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心態及性格,最后也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