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一個個都被寵上了天,稍不順心就離家出走,此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事后再和孩子講道理,主動承認自己不對的地方,也指出孩子不對的地方,其次,要讓孩子了解,離家出走的風險。
小孩子離家出走怎么辦
1、保持冷靜。當孩子離家出走時,父母會非常擔心和生氣。但是此刻一定要保持冷靜,因為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思考和處理問題。
2、理性分析。從各種各樣征兆,先分辨孩子到底是出走,或是僅僅悄悄臨時性跑去玩。假如剛才責罵過孩子,那麼出走的概率就較為變大。
3、耐心和孩子溝通。家長要告訴孩子,你這樣做,父母有多著急,有多擔心,你想象到嗎?萬一你出點事,那父母以后就會急瘋的。讓孩子意識到離家出走這種錯誤行為的代價有多大。
4、營建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氛圍是否和諧,畢竟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之所以會離家出走,就是因為無法忍受過于壓抑沉悶的家庭環境,無法忍受父母之間經常性的爭吵和打罵。
小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父母經常吵架。現實生活中夫妻關系矛盾重重,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現象比比皆是,特別是在離婚率日益攀升的今天,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而產生了嚴重的身心問題。
有多少夫妻不顧孩子的感受,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卻孤零零的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嚇得膽戰心驚,這些孩子寧可離家出走,也不愿意呆在家中,因為此時的家已經不再是家了。
2、壓力過大。在中國,許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忽略孩子的感受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的身上為孩子安排了各種培訓,以便達到自己的期愿;孩子從小就沒有自己的空間,只能在忙碌壓抑中度過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
時間太久,他們會想改變這樣的狀況,尋找一個釋放壓抑在心中的苦悶煩惱的方法,離家出走這一錯誤的行為就因此出現了。
青春期孩子叛逆經常立即出走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和引導呢
1、作為父母要時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不要第一時間就打罵孩子,要先引導,告訴孩子這種錯誤的嚴重性。然后告知解決的方法,讓孩子自覺改正。一味指責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有可能讓孩子逃避而選擇離家出走。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也需要獨立的空間,作為父母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很多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就是和父母缺乏溝通,所以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不應該過多干預孩子的學習,青春期的孩子已經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父母整天嘮叨會適得其反。
3、孩子離家出走回來后,家長不要過多的責罵孩子,應好好的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些孩子回家后父母惡語相向、打罵孩子等,使孩子不得不再次離家出走。
對此父母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定、和諧、溫馨的氛圍,這樣孩子的心才能安定下來。安定后再慢慢地講道理,讓孩子從失誤中走了出來,知道家是避風港,才不會老是想著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