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手機再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不少家長阻止孩子玩手機,擔心孩子過度玩手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一味的制止并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加重他的叛逆心理,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初中生究竟該不該擁有手機
初中生不應該擁有手機,其原因如下:
1、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一些學生在午休、睡前、半夜甚至課堂上發短信幾乎達到癡迷狀態,不但嚴重影響了自己正常的學習和休息,也影響到其他同學;更有甚者在課堂上用手機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其課堂的學習效果一定會受到影響。
2、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中學中男女生交往過密、早戀的現象已時有發生。由于在學校里耳鬢廝磨、卿卿我我的場合和機會較少,很多陷入早戀泥潭的少男少女在欲望的誘惑下,轉而利用手機繁發送甜言蜜語、秘密約會,從而避開家長和老師的干預而進行非正常交往。
3、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中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很多人是一種炫耀和裝飾,易于引發攀比心理,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造成較大的思想負擔和影響。
4、泛濫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中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期,好奇心強,抗誘惑能力差,在不良信息的誘惑下,很容易因此產生好奇心理,這些對中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樹立、價值觀的形成、積極生活態度的建立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5、手機給未成年人帶來輻射,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沉迷于手機的中學生一天不停的盯著手機屏幕,會給眼睛帶來疲勞,影響休息時間,浪費精力,更影響了成長。
初中生沉迷手機家長如何教育呢
首先、父母要和孩子“約法三章”。為了增強孩子的主動性,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協商制定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規則,規定好什么時候能玩,每次能玩多久等等,并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其次、父母要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等電子設備轉移到其他積極的活動上,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鍛煉身體、做游戲、做家務,帶孩子出去爬山、踢球、逛博物館等,讓孩子認識到除了手機等電子設備外,生活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再次、父母要做好榜樣。在手機等電子設備管理的過程中,家長的以身作則很關鍵。很多父母是手機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頻繁用手機,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機就難有說服力。跟孩子一起制定好的規則,大人也要主動遵守。
最后、父母要避免過度干預。當孩子玩手機等電子設備玩得停不下來的時候,要對孩子多一分耐心和理解。看到孩子又在玩手機的時候,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缺乏自制力的標簽,更不能一著急就上手或責罵,企圖用打罵解決問題。
什么情況下允許初中生玩手機
1.保證學習質量。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拿到手機后沉迷于手機游戲,所以在給孩子購買手機之前一定要讓孩子保證能夠專心學習。對于自制力較差的孩子,要么家長選擇親自來監督,要么就不要輕易給孩子購買手機。
2.控制使用時長。為了保護眼睛和身體的健康,同時也為了保證學業的進步,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長也非常有必要,家長可以制定如下規定:晚上九點以后手機關機;游戲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