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不聽話說了好多次都不聽的時候,父母就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出現打罵孩子的行為,這種行為當然是不可取的,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揍完孩子后怎么處理最好
家長動手打了孩子。這個事情之后,一定要跟孩子溝通。跟孩子講明為什么動手打你,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忍不住動了手,以后會規范自己的行為,如果能用言語溝通的達成一致的,就用言語溝通。
嚴禁用出手打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向孩子進行一個說明和道歉。
該形成規矩的就立規矩,如果說不聽的話,適當的教訓是可以的,就是說出現了原則性的問題,給予嚴厲的教訓是可以的,但是事后要跟孩子講清楚。
醋也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如果這次不讓你記住了,下次你可能還會犯。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孩子不聽話揍一頓可不可以
1、沒有傳達出有效地信息
嚴肅批評,甚至打罵,除了讓孩子感到恐懼以外,并沒有傳遞出“到底什么不能做”的信息。孩子即使挨揍,也無法理解到底什么不能做。
2、沒有教給孩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揍孩子只能讓孩子恐懼,并剝奪了孩子思考的能力。用疼痛控制孩子的話,教給孩子的不是因為什么原因而不能做,而是因為會挨揍所以不能做。
同時,因為打罵這個行為,強化了孩子的認識:打人也是可以的,并不會真正了解到對方的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在外面粗暴對待別的小孩的小朋友,往往家里的教養方式都有這樣的信號:“對方做了壞事,揍一頓就好了”。
3、給喜愛模仿的孩子樹立了壞榜樣
好吧,那你也許就會說,我就輕輕拍拍手,打打屁股可以嗎?可是你能確保你的情緒不升級嗎?雖然想著盡可能地用語言表達,但忍不住想要動手的時候還是有的吧?每個人都有跟自己內心的惡魔斗爭的時候吧?
在重復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習慣這種程度的痛苦,很可能不打重一點就起不到震懾作用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情緒會有逐漸升級的危險不是嗎?再者,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向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采取同樣的行為。
打罵孩子,對家長和孩子雙方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
打了孩子的臉怎么補救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一直哭鬧不止的時候,父母就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還沒有被打的經歷,這樣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感,不利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建立。因此,父母要保持好平和的心態,不要被情緒左右。
再者,當孩子逐漸長大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自尊心也在逐漸形成的過程,打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損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會讓孩子感覺挫敗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