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1歲這個年齡來說,恰好是一只腳邁入青春期的門檻。就如家長明顯感覺到11歲的孩子開始有叛逆行為,這便是青春期孩子最常見的行為表現,那么,11歲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1歲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放下架子
和叛逆期的孩子交流的時候,家長最好放下身為家長的架子,不要動不動就叉腰訓斥,畢竟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已經把自己當作“小大人”了,他們認為自己和家長應該是平等的。
所以,家長如果不想和孩子鬧得太僵,最好冷靜下來,別把青春期的孩子當兩三歲的小孩子看待。因為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其自尊心開始變得薄如蟬翼,家長最好小心呵護。
2、了解原因
有的孩子在家里叛逆,但到了學校卻老老實實的,不敢越“雷池”半步,家長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了解叛逆期孩子心中真實的想法,才能在接下來的引導中搶奪先機,修復親子關系,讓家庭教育擁有一定的成效。
3、停止嘮叨
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總喜歡嘮叨個不停,甚至一遇到什么人都毫不慳吝地用比較刻薄的話貶低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叛逆期的孩子就會在家長的嘮嘮叨叨中變得沒有什么自尊心,家長的權威在孩子的心中也逐漸被家長的嘮叨蠶食殆盡,這對轉變孩子的叛逆行為是極其不利的。
孩子叛逆的3種類型
1、溺愛型逆反
有的父母特別寵愛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會無原則地遷就。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論做了什么,別人都會順從,從而變得自私、蠻橫。當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嚴重,父母想管教時,孩子已經養成不良習慣,自然會出現不服管和與父母對抗的狀況。
2、受挫型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脆弱而敏感。學習上的困難,父母、老師的批評,同學之間的摩擦,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感到難過,甚至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安慰和開導,孩子就容易恐慌,或者敵視周圍的一切,也容易和父母發生爭執。
3、壓抑型逆反
許多父母怕孩子反抗,最常對孩子說的就是“聽話”,可是,太聽話的兒童,往往可能成為問題兒童。有些孩子從不違抗父母的意愿,但是不反抗,并不意味著沒有矛盾,他們只是把矛盾埋藏在心里。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會越來越渴望自己做主,不顧一切地反抗父母,從而產生激烈的沖突。
當孩子逆反時,父母不要和孩子針鋒相對,可以放低姿態,讓孩子情緒冷靜下來。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主動認識到事情的對與錯。只要父母積極引導,一定能幫助孩子安全地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