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其實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家長一味地干涉孩子的行為,或者對孩子提出他們無法達到的要求,這些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怎么辦?
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怎么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成人應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后再進行教育、引導,說明利害關系,千萬不要而火上澆油,把事情搞得更糟。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
最后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制止,并講明道理。總之,我們要認真研究幼兒逆反心理這一現象,并耐心地教育、誘導,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
1、傳統思想影響著一些父母。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庭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父母說什么都是對的,要孩子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 “對著干”,這樣無意間克制了孩子的天性釋放。
2、父母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一些場合不顧孩子的尊嚴,對孩子進行謾罵和體罰。
3、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子女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或許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子女談心,進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子女的行為。因此子女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怎么辦,孩子出現逆反心理跟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改變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減輕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