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養成的不禮貌行為、不良習慣跟家長以及教育環境是有直接關系的。作為孩子的父母,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意義,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勢在必行的。那么,10歲孩子罵人大人如何教育?
10歲孩子罵人大人如何教育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就是孩子從出生開始,首先接觸的就是父母即家長。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很多方面需要自己對其進行檢討,不利于孩子學習與成長的行為習慣以及言行舉止,應該得到及時的糾正與改正。
2、正面引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要積極為孩子尋找榜樣,尤其是身邊的榜樣,引導他們去學習。
3、及時矯正
對孩子不文明的言行,絕不要姑息遷就,不管什么時候,只要發現,就要及時予以制止并糾正,不能搞下不為例。對孩子的嬌慣,只會助長孩子的任性和無理。
4、遠離不利于孩子成長和學習的環境
當孩子出現“罵人”這樣不好的習慣時,作為父母務必引起高度重視。首先需要找到孩子出現這種不好習慣的原因,家長從家庭開始反思,如果沒有不利于孩子壞習慣養成的因素,那么應該考慮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其次找到外界環境中導致孩子出現“罵人”不禮貌行為的原因,再想方案,帶孩子遠離影響其成長與學習的不好環境。
10歲孩子罵人的原因
1、父母長輩影響
有這樣一句話: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非常講究言傳身教,有些家長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久而久之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在學校“混”了二十多年,見過很多出口成“臟”的孩子,糾其背后原因,受父母長輩影響的約占50%以上。
2、周邊環境的影響
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境,讓他們聽不見臟話,學不到臟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伙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伙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3、習慣罵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口成“臟”的孩子雖為數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應采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抑制、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幫助孩子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
10歲孩子罵人大人如何教育,家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讓孩子從父母的行為上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糾正不禮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