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生活中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處在一個特別粘人的時期,從不離開你的身邊,為此感到很心疼。孩子依賴家人,尤其是母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媽媽們非常疼愛孩子,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不知道愛孩子的界限,從而導致孩子產生“戀母情節(jié)”。那么,孩子過度依賴父母怎么辦?
所謂“戀母情節(jié)”,是指孩子在某個時候過分依賴母親,一旦母親離開,就會感到焦慮和慌亂的一種行為。
孩子過度依賴父母怎么辦
孩子的“戀母情節(jié)”有哪些方面?
1、非常粘人
孩子喜歡和父母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但是當一個孩子表現(xiàn)出想要一天24小時粘著他的母親的跡象時,這是一種極度依賴父母的跡象。兩個例子:當他的母親表示他想上班時,孩子會緊緊跟隨他;媽媽要上廁所,孩子就得跟著她去。
2、會有恐懼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害怕周圍的未知。例如,當你晚上一個人睡覺時,你會感到害怕和恐慌。你需要你的父母陪你睡覺。
3、見客人要害羞
孩子會下意識地避開家人以外的人,每當家人來找客人時,孩子總是躲在房間里不愿意出來,即使出去見客人,也很害羞,不敢說話。孩子對媽媽有心理依賴是合理的,但過度依賴是不正常的。
父母可以做三件事來克服孩子的“戀母情結”:
1、媽媽應該多陪陪孩子
為了減少孩子對母親的過度依賴,母親應適當縮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增加家庭其他成員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如祖父母、祖父母等。尤其對于父親來說,母親更應該讓父親積極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拒絕寡居,像家人一樣共同行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2、家長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不足以區(qū)分愛人之間的愛和家人之間的愛。所以,當孩子有了認知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想法:世界上只有媽媽最愛我,我要和她永遠在一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優(yōu)質的陪伴,平衡孩子對父母的愛,不要過分依賴母親。
3、逐漸將您的孩子介紹給其他人
如果孩子每天只圍著媽媽轉,那么孩子的社交圈就會太小,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社交發(fā)展。因此,父母可以邀請孩子熟悉的朋友或不常見面的親戚朋友來家里做客。在這種孩子在家熟悉、有父母陪伴的環(huán)境下,孩子可能會不那么緊張。然后父母慢慢地讓孩子在公共場合接觸更多的人,讓孩子逐漸改變跟媽媽的行為。
孩子愛爸爸媽媽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父母不宜溺愛孩子,過分保護孩子。他們應該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孩子的“戀母情結”不是兩天就能解決的,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要有耐心和毅力陪孩子度過這段時期,不要操之過急或操之過急。嚴厲的措施,這會傷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