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可采取的有效方法:1、在孩子面前適當的示弱,讓孩子充當小大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2、不要過于溺愛孩子,要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逐漸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3、家長要適當放手,嘗試讓孩子去試錯,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習慣;4、及時對孩子鼓勵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5、正確看待孩子的能力,不要過于看重孩子的成績。
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
1、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充當“小大人”。父母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對父母漠不關心,缺少責任感,其實,孩子的責任感是要從小培養的,如果家長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副風雨無懼的樣子,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是不需要他們關心照顧的。因此,父母們不妨偶爾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就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竟因此變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家長也可以從孩子的幫助中獲得很多東西。
2、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然而這樣的生活卻讓孩子養成了任性的習慣,這個壞習慣將給孩子未來的生活埋下巨大隱患。所以建議孩子任性時不妨試試冷處理,這會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動收斂脾氣。
3、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習慣
不要什么都為孩子做好,家長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后就會做得又快又好。千萬不要做包辦父母,放開手為孩子創造做事的機會和平臺,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們也會少些麻煩。
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要有原則性,不能對孩子百依百順,也不能全部批判。不僅要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對孩子的品德和思想也要加以重視。對于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家長都要予以鼓勵和表揚,對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幫助他分析問題,找出不足,耐心地幫助孩子,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傷。當孩子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應該先幫他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拿其他的孩子與孩子進行對比。
5、正確認識孩子的能力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為達到這個目的,有的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實施各種智力開發或技能培訓,并且不滿足學校教育的內容,在業余時間給孩子請家教,如學琴、畫、棋、舞等,讓孩子成天被各種學習任務所困擾。大量的事實證明,對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任務,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家長們要做的就是要適時地進行引導,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興趣才是做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在其中體會到快樂才能堅持下去,效果也是翻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