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焦慮不安,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這種情況一般多發生在家庭氛圍不和諧,單親家庭,或者留守兒童身上,如果自家孩子屬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加倍的關注孩子,多給予他們一些陪伴和關懷,這樣才能打消孩子的焦慮心理,建立安全感。那么怎么疏導孩子的焦慮心理?
怎么疏導孩子的焦慮心理
1、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
能夠直接說出自己的感覺是減輕焦慮相當有效的辦法。當孩子出現焦慮時,不要急著幫孩子解釋或是處理問題,先試著鼓勵孩子描述一下自己的感覺與想法,這樣的過程在心理學上稱為“情緒凈化”。
2、避免過度保護或指責
父母要和孩子分享的是快樂、幸福和喜悅,是積極向上的一面,帶給孩子正能量,而不應該不好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要過度保護或者指責。
3、無條件的接納與保護
當孩子感到不安、焦慮時,需要父母溫和、堅定的接納與保護。抱抱他,靜靜地陪在他身旁聽他說話,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你的愛與接納,進而產生安全感,然后就能漸漸消除焦慮的情緒了。
4、多讓孩子處于正面的情境中
當孩子面對陌生情境表現出退縮、害怕時,父母應在堅持要求孩子待這種環境中學習適應,而非以離開的方式降低焦慮。多和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增加孩子正面的情緒經驗。讓孩子多和勇敢、開朗的孩子相處,借此讓孩子有良好的模仿對象。
孩子焦慮心理產生的原因
1、精神壓力過大
在很多情況下孩子的焦慮障礙,都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對孩子有太多的需求,會給孩子帶來太多的精神壓力,會讓孩子整天處于緊張狀態,導致智力發育不均衡,長此以往,孩子會有過度焦慮的反應。
2、家長的過度溺愛
父母需要對孩子的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但也不能過分溺愛,因為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如果不能及時教給孩子正確的生活方式,如果孩子在社會和生活中遇到一點不舒服的事情,就容易出現過度焦慮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育。
3、學習壓力過大
學習不好,成績提升不上去都會讓他們焦慮。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學習,在老師和父母的眼里,他們只要學習就好了,不用管其他的事情,這樣子無形中就給了他們更大的壓力。
怎么疏導孩子的焦慮心理,家長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在孩子焦慮不安時,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這樣才能慢慢緩解孩子的焦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