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二的孩子溝通可采取的措施:1、家長要多理解孩子,不要著急否定孩子;2、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3、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4、尊重孩子的隱私,適當給予孩子自由。
和初二的孩子怎么溝通
1、理解多于埋怨
初中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變化,內心會變得比較敏感,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很有自己的想法,凡事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
家長千萬不要急躁,可以嘗試多理解孩子,先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不要急著否定孩子,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當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偏差時,家長再幫助孩子去分析并解決問題。
2、注意傾聽
當孩子跟你說他感興趣的話題時,我們父母一定要注意聆聽,切記不要一邊聽一邊敷衍或者做著別的事情。如果你此時正在忙,可以給孩子道個歉,說明你現在不方便跟他溝通,等你忙完了你們再好好聊一聊他剛才的話題。注意一定要語氣誠懇,讓孩子知道你尊重他并且未敷衍他。
如果你對孩子的說法或者觀念并不同意,也不要著急否定,或者給娃蓋棺定論,你要耐心地聽娃說完,好好了解一下他的真實想法,然后通過“意見交換”的形式婉轉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并非說教式的嘮叨,才更能讓孩子聽進去。
3、以身作則
父母做事應該以身作則,不要雙標。比如初中時候家里有男孩的父母最擔心的事莫過于孩子偷偷吸煙,這件事就應該父親出面做好帶頭作用,如果想讓孩子不碰煙,自己就先別碰。
4、適當給予自由
孩子做事的時候,父母不要每樣都指手畫腳,很多事情他其實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必要的時候指點一下,多關心一下就可以了,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不能隨便翻看他的日記、個人物品。這種情況非常讓人反感,極易引發子女的對立情緒。
初中孩子的特點
1、自尊心強
孩子聽到劈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有面子,今后怎么還能在同學們面前抬起頭來,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里。
2、獨立意識強烈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愿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
3、容易受到影響
13-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單純且積極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