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弄明白孩子為什么厭學,問問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這是癥結所在,但是態度要誠懇,不要帶有家長式的武斷,不要批評孩子或者對孩子的理由嗤之以鼻。可能孩子不會說,這個時候就不要追問了,追問反而會激怒他,最好從他的朋友和老師那里弄明白。
2、 從自身找原因,靜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如果找不出來,就找別人幫忙分析。通常家長會以自己的經歷對孩子言傳身教,但是家長有沒有明白,孩子并沒有經歷,他們有他們的經歷。時代不一樣了,家長的思想應該跟著轉變。
3、 跟孩子的老師們溝通,盡管學校里一再聲明對學生一視同仁,但在實際生活中不少老師依然戴著有色眼鏡,特別是針對差生。有一部分差生確實品行差勁,但是還有部分差生上進心很強,可基礎太差了成績無法提升,老師也對他們心存偏見,他們很糾結,所以不想上學了。
4、 讓孩子交一兩個偏遠山區的同齡同學,如果孩子家境很好、養尊處優,最好讓他交一兩個山區的同齡同學,可能山區學生學習成績差,但是奮斗意識很強,能感染孩子。且山區艱苦的學習環境也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多么幸福,再不奮斗就對不起大家。
5、 讓孩子的好朋友幫忙勸說,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們在一起更容易談心。如果孩子的朋友很差勁那就算了。如果孩子有一個品行不錯的朋友,就應該把他搬出來,讓他幫忙勸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