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活潑開朗,大方的與人交流。但是,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小孩,他們性格膽小,敏感內向,喜歡保持沉默,不愿意和別人交談,甚至不敢與人對視。家長為了鍛煉孩子,逼迫孩子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這樣做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性格內向的孩子應該怎樣引導教育?
性格內向的孩子應該怎樣引導教育
1.多鼓勵支持
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應多鼓勵他們跟人溝通,可以從最基本的打招呼方式,鼓勵孩子見到人懂得主動打招呼,鼓勵孩子多開口,多點跟人接觸相處。
當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大膽的稱贊自己的孩子,比如說,你真棒!你好勇敢!你真是個好孩子!這樣可以慢慢的培養孩子的自信。
2.尊重孩子的愛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一旦你意識到孩子的喜好,你就需要尊重這些喜好。比如孩子對一個玩具特別專注,每天反復過來就研究這個玩具怎么形成的,怎么制作的。家長不要打斷他,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他的耐心和他的專注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家長最重要做的就是你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而不是看到他的缺點,要及時表揚他的優點。
3.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孩子內向、怕生,給孩子貼上反向的標簽。“你太內向了,不能積極主動點嗎”、“你怎么這么不愛說話”……請收起這樣的話,說孩子“內向”,就會給他心里打上一個烙印:嗯,我就是內向的人。這樣會讓孩子更加不敢開口說話。
4.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
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和同齡人相處。相較于父母,孩子可能和同齡人應該更有話說,所以可以多為孩子創造與同齡小朋友交往的機會。比如把小朋友邀請到家里來,讓自己的孩子做一次主人,他們會很樂意招呼自己的小伙伴,這么做可以逐漸孩增強子的自信心,讓他的性格變得開朗起來。
5.家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上一輩的教育方式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下一代。父母營造一個溫暖家庭環境,孩子在處于這樣的環境里面,會非常有安全感,也會更樂意和父母交流,有助于培養開朗的性格。
6.引導孩子多表達
內向的孩子表達能力并不差,只是比較被動,不愿意講話。因此家長要給予他們一定的安全感,多加引導,鼓勵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多肯定他們,那么他們也是樂于表達的。
性格內向的孩子應該怎樣引導教育?首先,家長要明白性格內向也不一定是壞事,不要總是指責孩子,孩子的內心都很脆弱敏感。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持,讓孩子在溫暖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有了自信,自然就敢開口說話,表達自己的意見,變得活潑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