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后,會對父母的說教和約束感到非常反感,而且常常會頂撞父母,跟父母對著干,從而導致家庭關系變得越發緊張。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理性看待,然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艱難的時期。
初中生不聽父母管教怎么辦
1、穩定孩子的情緒。初中的孩子正處于懵懂期,他們思想還不夠成熟,生活閱歷不夠,對于大人世界里的一些事情和規則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當孩子出現叛逆情況的時候,家長保持平和的態度,耐心教導孩子,將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2、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能不聽話就否定孩子的成長,也要看到孩子變得成熟、變得獨立等進步的一面,同時讓孩子繼續努力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才能夠解決不聽話的問題。
3、學會尊重孩子。叛逆的孩子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出現成人感,這時候的孩子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待。那么,家長就要轉變角色和教育觀念,改變居高臨下、命令式的單向教育為平等、探討式的雙向教育,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4、真誠對待孩子。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5、多站在孩子角度想問題。家長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或者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再進行體會孩子的感受,并了解孩子到底為什么逆反。很多家長就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管教孩子,認為孩子在這個階段只應該學習,不應該去做一些別的事情,這樣就缺乏對于孩子的貢獻能力,使得孩子越來越逆反。
教育初中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些什么
1、不要把孩子一直當孩子。在家長的心里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認識,就是孩子永遠是孩子,不會把孩子當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來看待,覺得孩子小,必須聽話,這個認識就是錯的。
2、不要一味責罵。很多家長都有過一上火便對孩子破口大罵,甚至不惜動手的情況,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盡量避免,即便有火也不能以這種方式發出來,必須要講道理,一開始或許會不聽,但是長久下來,就會產生效果。很多孩子都是你越罵他,他越叛逆。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的原因
1、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是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但這種滿足最后會害了孩子。
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無論他做什么,你們都不會發對。等他長大了,你們開始反對他的決定,要他這么做或者那么做的時候,你覺得他會聽嗎?他會習慣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
2、父母的管教過于嚴格。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過強,希望可以監督他們的一舉一動,孩子的各種意愿和選擇,也都由父母拍板決定。
甚至是放學后的娛樂方式、吃的水果、穿的衣服,都由父母管控。他們失去了支配娛樂時間和選擇的自由,但又無法“推翻”父母,只能用不聽話的方式進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