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家長的溺愛中長大的,受不得一點的委屈和挫折,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或者家長沒有及時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那孩子就會采取離家出走等方式來威脅父母。
小孩老是離家出走怎么辦
1、給足孩子的耐心。孩子離家出走并不是真的想離開這個家,他們只是要了一種解決辦法,而且他們在外面或者寄宿在別人家,心情肯定也不是特別放松。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給足孩子耐心,因為孩子想明白就會自己主動回來的。等待過程中,家長就可以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好好思考一下,孩子最近為什么想要離家出走,是不是在學校學習過程中覺得比較有壓力,還是孩子只是在逃避?家長要以認真的態度去解決,重視孩子的問題。
2、找回孩子后,不要責罵孩子。孩子經歷了這件事后,已經感受到了周圍人找他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因為這種壓力而變得有些惶恐,甚至不敢面對家長。
那么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再去批評和責罵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家長要做的是盡快讓孩子恢復到正常狀態,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其他的事以后再說。
3、了解孩子出走心理。離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較差,受不得半點委屈,因此有離家出走苗頭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否則將來后悔都來不及!
4、給孩子傾訴的機會。當孩子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家長應主動與孩子交流,要鼓勵孩子。如果孩子犯錯之后就打罵、諷刺挖苦,以后孩子就不敢對家長說心里話了。
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卑心理加劇,自信心也逐漸削減。當內心的憂傷無處訴說,孩子就更容易對當前家庭失去希望,離家出走。
5、改變教育方式。孩子之所以會離家出走,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些父母很強勢,經常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更不懂得尊重如何尊重。
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只要孩子犯了錯,就把孩子痛罵一頓,或者暴揍一頓;其實平時只要多關注一下孩子,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或許可以避免很多讓孩子出走的念頭。
小孩老是離家出走的原因
1、家庭環境的壓抑。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和諧輕松的家庭氛圍中,但未必每一位父母都能為孩子創造這樣的條件。
有的父母對孩子非常冷淡,平時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漠不關心,甚至會使用武力,經常把自己的無名火發泄在孩子身上。這樣的家庭環境自然會迫使孩子想要逃離,也許離家出走對他們來說就是解脫的最好方式。
2、對孩子要求過高。每個孩子的天資和能力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當父母忽略了孩子的自身能力時,往往會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從而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必然會引來父母的打罵,這會讓孩子懷疑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所以用離家出走來表示對父母的不滿。
離家出走對孩子的危害
1、影響親子關系。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中,那么他們自然不會想著離家出走。之所以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意味著他們與父母之間已經有了隔閡,但是雙方并沒有選擇去溝通,這也許就是矛盾激化的最大原因。
當孩子離家出走之后,即便他們最后能夠平安回家,即便父母能夠原諒孩子,反省自己,但是他們原本的隔閡并沒有消除,反而會越來越大,影響親子關系。
2、人身安全難以保證。雖然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都是好人,但是也并不能因此否認會有不法之徒存在。孩子的年齡畢竟還小,一方面他們無法分清社會上的人是好是壞,另一方面他們也沒有能力去抵抗那些壞人的襲擊。所以一旦遇到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孩子的安全問題就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