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句話并不是隨口說說,父母要重視孩子的不良行為,千萬不要有縱容和僥幸心理,合理的引導孩子,避免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叛逆期的孩子偷家里的錢怎么辦
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對孩子進行教育。究竟怎么處理這個問題,那就要看孩子的性格和接受程度。
面對平時就十分調皮搗蛋的孩子,如果還和風細雨地跟他講道理,那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只有打他一頓他才會長記性。所以遇到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嚴加管教。
而面對自尊心強的孩子,就不能用激烈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偷東西的孩子很多都是在叛逆期,如果處理不當,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對孩子還會有很深的傷害。
面對孩子偷錢這件事,首先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其次要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的嚴重性,而且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態度,讓孩子知道這是一個不能觸碰的底線。當然根據孩子的不同性格和接受程度,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手段,這樣他才會在將來感謝你!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
1:嘗到甜頭。孩子偷錢之后第一個買的就是零食,很多父母之前不讓吃的零食,在有了錢之后自己都能買到,這讓他們對此“欲罷不能”,
2:攀比心。在孩子生長過程中,因為環境原因,不可避免的養成許多陋習,看到周圍小朋友拿著或者用著自己平時沒有用過的東西這才產生了攀比心,也因為自己沒有,才想要用其他途徑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3:叛逆。在孩子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叛逆期,他們想要用一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希望向父母展示自己獨立能自理的能力,展示自己可以合理的支配金錢,但是又沒有金錢來源,偷錢就是很快來錢的途徑。
當孩子偷錢時,打罵教育不可取,家長應該如何做
1、冷靜對待,切勿逼迫孩子認錯。這種事情發生時,家長切勿動怒,要知道沖動之下人是會說出許多刺耳難聽的話語的,甚至直接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嚴重傷及孩子的自尊。
所以冷靜是處理問題的先決條件,然后再跟孩子坐下來心平氣和的交流,找出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并且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錯就改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2、問清緣由,適當“懲罰”。每個行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通過交流和觀察找出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緣由,并給予適當的滿足,若孩子是因為沒有零花錢,就每個月給予孩子適當的零花錢以滿足其欲望,但要注意的是,在滿足之前一定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因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偷錢。
總之這個行為是不對的,而且這里的懲罰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罰或者暴力相向,而是讓孩子去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比如拖地、洗碗等。
3、給予適當的零花錢,并幫助其理財。隨著孩子進入小學,就會出現與身邊同學進行攀比的現象,這時候若欲望不能得到滿足,他們就會采取“偷錢”的方式得以滿足,所以家長應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該給予適當的零花錢,這樣能很大程度減少“偷盜”現象的發生。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幫助把孩子的零花錢等大額收入存起來,給孩子獨立開一個賬戶,這樣孩子自己保管,既能保證孩子不亂花錢,而且還能讓孩子鍛煉一定的理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