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性格、脾氣變得暴躁,此時家長要及時的改變教育方式,多理解、包容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逐漸改變孩子的叛逆行為。
孩子叛逆期的心理疏導方法
1、要獎懲分明。家長不要依著孩子的性子,要懂得如何使用"獎勵"和"懲罰",當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家長要獎勵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也是在告訴孩子,他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應該保持下去。
當孩子做錯的時候,家長要懲罰孩子,不要包庇孩子,這樣做能夠有效的約束孩子,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從而變得越來越優秀。
2、保持耐心。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持耐心,因為叛逆的孩子會特別不聽話,如果家長沒有耐心,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加叛逆,而且還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
家長要耐心和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嘗試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3、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叛逆期的孩子,心智上是一個大人,他不想被父母說自己是小孩子了,想讓父母像大人一樣去對待自己,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去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做法這些。
其次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發泄一些情緒,這個時候我們父母的就要,做一個朋友的身份去對待,認真的聆聽孩子的心聲,情緒,用“我明白,我理解,我們一起去面對他,沒事的”等等安慰孩子的心靈。
4、不要打罵孩子。處在“叛逆期”的孩子都十分地愛面子。你越是跟他唱反調,打他罵他,他就越是會反抗。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心沉定下來,不要去打罵孩子,否則會讓孩子對你懷恨在心。
5、鼓勵和認可孩子。孩子們都渴望得到大人的認可和尊重,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時,父母要認可他的想法和做法,而不能去阻止孩子的想法,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強加在孩子身上。只有你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孩子才能敞開心扉地和你交流,真正的把你當成朋友。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千萬不能這樣做
1、只關心成績。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父母不要老是把成績掛在嘴邊,這樣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交流非常反感。成績不是一切,家長更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應該從孩子德日常生活和家事入手,穩定孩子德情緒,打開孩子的心扉,再慢慢深入交流。
2、不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犯錯非常正常,父母不要過于敏感,這只是他們成長的畢竟階段。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自主意識的重要時期,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并且要允許他們犯錯。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犯錯以后,幫助孩子找到原因,并教導孩子如何改正,學會正確的做法。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有哪些明顯的表現呢
1、愛頂嘴。進入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很多情況下不管自己的父母說得對不對,都喜歡用一些反抗的詞語頂回去,總之就是不會好好聽話。
2、愛發脾氣。叛逆期的孩子情緒是不穩定的,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很小一件事就可能引燃他們心中的怒火,從而大發脾氣。
3、對立行為。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對立的行為,例如說謊、逃避責任、挑戰規則、不聽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