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家長必須要轉(zhuǎn)變對他們的態(tài)度了,不能再把他們當作小孩子那樣對待了,而是應該跟他們站在同一位置,多跟他們進行交流溝通,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煩惱。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
1、不能粗暴干涉孩子。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尊重,如果父母只會粗暴的干涉孩子,孩子會變得更加不聽話,父母可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但不能通過不講理的方式,刺激孩子。
2、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我們也要賦予他權(quán)力,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輸出,讓孩子有正確的三觀。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才能去尊重別人。
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渴望的是平等,所以父母要放下架子,與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孩子在這個時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和見解。當我們能理解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時,就能找到和他們溝通交流的橋梁。
因此,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們要幫助其解決并鼓勵其繼續(xù)前進。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對事情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是否得當,同時還應與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他最信任、最值得依靠和傾訴的人。
4、和老師一起協(xié)作。在此時家長還可以經(jīng)常和老師進行溝通,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當中的一些生活以及學習,這是尤為重要的,因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并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就是需要老師和家長雙方共同去努力。
青春期的特點有哪些
1、自我意識增強。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有明顯的自我意識,他們并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而是想要更加強調(diào)自我,對家長一些安排好的事情開始反抗,他們想要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規(guī)律,所以面對從小定好的規(guī)則,孩子開始有意識的不遵守甚至反抗。
2、對周圍的評價敏感。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渴望獨立,但是對周圍的評價卻比以往更加敏感,他們不聽父母的話,但是對同齡人的話卻句句上心,同學朋友說一句,孩子馬上就信了,甚至一句話就有可能抵上父母的千言萬語。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適當放手: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無需再事事替孩子去做,應適當放手,讓孩子得到一定的磨煉,逐漸形成獨立的人格。
理解和尊重: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溝通交流,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使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獨立的意識增強,對此家長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如未經(jīng)允許不隨意翻看日記,尊重隱私。
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不要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說教甚至打罵,可以采用較緩和的語氣和孩子講道理。多花時間陪伴和關愛孩子,如一起做游戲等,以此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讓孩子參與討論家庭大事:家庭生活中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想法之后,要慢慢嘗試著讓孩子參與到家庭重大事情的決策討論中來,認真聽一聽,關于這件事情,他是怎么想的?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這樣也可以從側(cè)面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而不需要偷偷摸摸地去窺探他們的隱私。并且,這樣有自主地表達自我的習慣,會讓他更好地適應之后的社會生活,而不會是只聽別人講,而沒有辦法表達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