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時間,一般在孩子12歲左右,就會進入到叛逆期階段。進入叛逆期的孩子會變得和以前截然不同,想要追求獨立和自主。面對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家長的引導和理解,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特殊階段。
叛逆期的行為有哪些
1、嘴里很少出現贊美的詞,老是各種吐槽,老師、家長、甚至社會現象。他們會因為一個小瑕疵而否定整個事物或人物,并且抓住這點開啟瘋狂吐槽。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可以進行獨立思考,有話語權了。
2、特別愛頂嘴,進入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很多情況下不管自己的父母說得對不對,都喜歡用一些反抗的詞語頂回去,總之就是不會好好聽話。
3、脾氣特別不穩定,情緒控制比較差,比如容易激動,因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亂發脾氣,有時總覺得父母特別嘮叨甚至父母的意見、建議也無法聽進去。
叛逆期的孩子為什么很難教育
叛逆期的孩子難教,可能是因為他處于青春期在叛逆的階段。
叛逆期幾乎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階段,通常來說,叛逆期前往往都是母慈子孝,但只要孩子到達叛逆期,整個家庭都會因此變得雞飛狗跳,矛盾不斷。很多家長為了教育好身處叛逆期的孩子,都會嘗試各種方法,用盡各種手段,但到頭來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完全不在意家長的感受。
叛逆期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會聽從大人的意見,所以會感覺到很難教,這時候要注重教育方式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用命令和指責的語氣,不然孩子也會頂撞父母,還會疏遠父母。
叛逆期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教好?這幾招家長必看
1、耐心溝通: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和老師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和老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2、尊重信任: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和老師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3、不要對孩子說威脅的話:很多家長都愛用一些話來威脅孩子,比如說:再這樣下去就揍你、你不聽話就不給你買玩具等等。其實這些話說出口之后,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而且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并不信任他,從而變得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現自卑的心理。
4、換位思考:其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5、注意家庭氛圍:家庭氣氛是否和睦融洽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問題的發生,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