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孩子性格已經(jīng)基本定型。我們要使用教育說服法,盡量和孩子講道理。不能以命令的口吻命令孩子做某些事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溝通和被家長的認同。
四年級男孩子怎么引導
四年級的孩子大概都是9周歲左右,這時候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處理方式,家長在這個時期可以學著一些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面對生活學習問題的機會。
首先,作業(yè)問題,四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作業(yè)這個問題上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當然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還是可以請教家長的。另外,到了四年級,試著不給孩子檢查作業(yè),讓孩子有一個認真對待的態(tài)度。如果作業(yè)錯了,也會給孩子一個提醒,那樣比家長檢查出問題更要起作用。
其次,生活習慣。四年級的孩子要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且相信他們也會自己管理的很好。所以。一些問題家長不要面面俱到,比如,明天穿什么衣服的問題?明天要帶哪些書籍和學習用具?星期幾有書法課,要帶書法用具?這些問題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處理的能力,所以,放開手,孩子會成長的更快。
再次,心理問題。四年級的孩子懂得比較多了,比如,男生女生的問題?這個時候的孩子對于這種敏感問題已經(jīng)有了意識,所以家長要細心,觀察到孩子這方面的問題,就要及時溝通,不要讓孩子走向一個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當然并不是謾罵和制止。給孩子講清楚同學之間友好相處的關系,給孩子一定的關愛。
四年級男孩子怎么教育
首先,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他們正處于情感的突變期,容易生氣、發(fā)火,但他們也容易感動。父母的認同比急切的指導更有效。
其次,讓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孩子遇到挫折有負面情緒,表現(xiàn)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先不要呵斥,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耐心的傾聽和及時的安慰,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有了小的進步要及時表揚鼓勵,增強孩子自信,逐漸能控制情緒。
再次,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以及他為誰而學。到了四、五年級,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有了自我意識,有一定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沖動,但是,孩子還是孩子,他們在思想上懂得這些大道理,但他們的行動卻往往跟不上。父母要長期堅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給孩子樹立學習榜樣,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年級是小學的階段的一個坎,也是學習成績分化的一個點,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加強心理方面的健康指導,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