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于一個改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很多孩子會變得敏感、多疑、脆弱。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出現叛逆,讓很多父母頭疼不已,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從兒童過度到成人了,他們開始以成人自居,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想要更多的獨立,不愿意被父母管教,想要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呢?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
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會那么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二、以叛逆為契機,調整教養角色和教養方式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于非主導地位;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心理學研究表明,權威型教養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問題的解決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特點是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在制訂規則和作決定時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訂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希望孩子服從的原因。
三、孩子叛逆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教育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自己。
孩子處在叛逆期,我們家長應該多去認可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孩子達成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關鍵時期,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溝通
一:要多鼓勵孩子去嘗試,并向他們傳達信任的信號,培養他們正確看待失敗的心態。
二:不要和別的孩子去做比較,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一些進步。學會正面的激勵和暗示他們不放棄努力。
三:幫孩子建立起正面的自我形象,這樣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才能學會積極的挑戰,內心充滿自信。
四: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情感環境,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五:不能只是重視孩子的分數,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人生課程。
青春期的孩子,在管理上比其他時候管理的確要難點。因為他們已經有一定的判斷和思維,但不全面,做出的事情有待商榷。我們作為家長,老師,長者首先要尊重他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打開他們的心扉,與之交流。最后才能達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