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粗心大意的毛病,不僅是孩子這樣,大人也是這樣,不僅是學習中這樣,生活中也會這樣,所以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那么粗心的孩子如何糾正?
粗心的孩子如何糾正
1、培養細心的好習慣
家長要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不管是考試或平時的練習,都應該有意識地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做事講究條理,做完之后要認真核對、驗算、檢查。如果長期這樣,就會“習慣成自然”。
2、改善家庭環境
如果一個兒童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就會使兒童養成粗心、馬虎、無序的生活習慣。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創造一種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擺放要整齊,有固定的地點。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
3、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好了,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得不好,應給予批評,讓他重新做一次。
4、適當調整學習的情緒
孩子看電視正在興頭上,卻被母親強行關進房間學習。這時,孩子根本無心學習,因此心不在焉,錯誤百出。有時候題目太簡單,也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都不會很難,你與別人的區別就在于是否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
粗心的孩子形成的原因
1、本身個性的問題
也許是我們以前根本不了解,或者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方面,就是孩子本身個性的問題,應該承認,人和人之間的天分以及個性是有很大差異的,就是有的孩子非常注重細節的,屬于執行落實非常有力有效的人,有的是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系,看大局,看總體方面。
2、對學習不重視
一般來說,人都是有懶惰傾向的,仔細的工作需要心理上高度重視,并且在行動上予以落實。有的孩子可能認為這些題目都會了,但是實際上做起來呢,不見得把細節關注的那么多,就會這里錯錯,那里錯錯。
3、知識點掌握不夠
沒有對這一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可能是流于表面,或者是有一些明顯的斷點與漏洞,這就需要徹底弄懂問題,徹底按照標準的解法來回答,這其實只是一個術的層面,多訓練就會有很大改觀。
不管是孩子在生活上粗心,還是在學習上粗心,家長都一定要予以重視,因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一定要好好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糾正粗心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