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只有學習成績優異才能有進入好學校的機會。孩子擁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才會獲得老師的青睞,讓孩子始終處于被欣賞與鼓勵的良好學習氛圍中,而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是學會聽講。那么,如何讓孩子學會聽講?
如何讓孩子學會聽講
1、緊跟老師的思路
在整個聽課的過程中,始終將注意力緊隨老師講課的思路,要知道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難點;對于重點和難點,則需要學生做好提前預習工作,并標記出來,這樣有利于更好的消化難點與重點。
2、做好筆記
巧記課堂筆記。尤其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應該養成記課堂筆記的好習慣,這對孩子進入初中以后的課堂學習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聽課過程中發現課本上沒有的內容,力求簡潔而有條理地記下要點以便于課后復習與深入思考。對于課堂上聽不懂的地方,必須要馬上做好標記,以便于課后的復習與鞏固。
3、及時復習
及時復習是強化記憶印象不可缺的一步。對所學知識及時復習,及時加深印象,就能起到鞏固學習效果的作用,讓學生基本做到學過的都能記住,或掌握。那些會在課余時間自己復習的同學,同樣通過及時復習,加深了學習印象,鞏固了所學知識,事半功倍,輕輕松松就把學霸的位子坐穩了。
如何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1、檢查孩子當天的作業情況
當你問“你會不會?”“你懂懂不懂”時,這時孩子回答肯定是:會了、懂了。很多家長就此已經滿意,詢問也就就此停止,其實這樣的詢問等于沒有問,甚至會起到反作用-有時會養成孩子說謊話的習慣。不妨我們繼續: “老師對這些字有什么要求嗎”、“這幾個字和昨天學的字相像嗎”、 "今天的作業和老師講的題有什么關系” ?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這恰好表明孩子還不會“聽課”,如果這時候有家長的耐心引導,孩子很快就會學會的。
2、讓孩子給家長講題
讓孩子給父母講題,為認真聽講打下基礎。在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家長先看看孩子今天將要學習什么內容,做到家長心中有數。對孩子說: "這個知識, 我也不會,我想請你今天學會了以后,回來也給爸爸(或媽媽)講-講?” 這樣就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心理基礎。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講的。數學知識的推理過程是什么?結論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知識點要注意什么?也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交流和討論中去。
3、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
一次只講一個學習重點,不斷鞏固,這樣孩子才會不斷增強信心,堅持到底,孩子就會不斷進步。只要長期堅持,對于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學習興趣,有很好的作用。
平時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父母不要總想著責備孩子,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一樣,父母們要對癥下藥,病急亂投醫只會引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