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粗心并不是一種毛病,這只是一種習慣問題,家長要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不要對孩子太過嚴厲,給孩子太多壓力。那么怎樣幫助孩子改正粗心的習慣呢?
怎樣幫助孩子改正粗心
1、不要批評孩子
家長不要動不動就以粗心為理由批評孩子,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考試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不要粗心”之類的心理要求上,這樣反而會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錯誤。
2、多表揚孩子
對孩子的粗心,家長盡量不要采取正面懲罰的方式,以避免對孩子粗心的強化,可以運用正面強化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粗心時不去批評孩子,但是在孩子細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家長此時及時表揚孩子,強化他的細心,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接受這種心理暗示,越來越向著細心的方向發展了。
3、讓孩子學會自檢
在平時的學習中幫助孩子養成檢查自己作業的好習慣。很多家長都愿意為孩子檢查作業,以為這是對孩子負責,殊不知這樣孩子就養成了不細心檢查的習慣,要讓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從家長做起。
4、培養細心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用自己的細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條,建議孩子學會自己整理東西、收拾房間,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責任感。
孩子粗心的主要表現
1、做事性子急
通常急性子會讓孩子做事很快,雖然是好事,但快就可能會有粗心的時候,并且性子急的孩子脾氣都打,很難沉穩的靜下來,家長平時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做一些安靜的運動,磨磨性子。
2、心理素質不好
心理素質不好,遇到事情容易慌張,考試后的時候更容易出錯,這樣的孩子,父母平時要多培養他的自信心。
3、做事毫無條理
做事毫無條理,總是馬虎潦草,沒有任何計劃的做事情,這類孩子生活毫無規律,多與平時父母給孩子安排的太多,讓他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執行力。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對事情很敏感,這類孩子平時家長多做一些有關培養孩子注意力的訓練,不然很容易因為不集中而粗心大意。
家長平時要多注意孩子的具體情況,一旦孩子出現了粗心的表現,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想出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改正粗心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