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確實是一個不好的毛病,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中表現的尤其明顯,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動力。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
1、把做功課的時間化成功課量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想著玩電腦、看電視。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完成作業,便規定做1小時作業,才能去看電視、玩電腦。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總是心不在焉。如果家長把督促孩子學習的條件改為“再做對5道題才能玩”,結果可能他5道題做得有質有量。因此,家長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方法是:化時為量,即把“再做30分鐘”,改為“再做5道題”。這樣,孩子的勁兒就來了,從“必須忍耐30分鐘”的消極狀態,轉變為“快把練習做完”的積極狀態。這種積極狀態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2、為孩子準備一本錯題集
當孩子因粗心而做錯作業時,不妨讓孩子在錯題集中把錯誤記錄下來,同他一起分析做錯的原因,并找出規律。這種方法對于提高孩子認識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點的自覺性很有好處。
3、要避免做作業疲勞
許多孩子作業前半部分質量好,后半部分字跡潦草,錯別字很多,大多數家長會說孩子粗心,其實這是疲勞所致。心理學家認為,疲勞是由于長時間持續活動,導致學習能力減弱、效率降低、錯誤率增加的心理狀態。疲勞不能恢復,粗心問題就難以糾正。若適當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學習“引擎”再度啟動恢復效率,粗心問題便能解決。
4、用目標激勵孩子上進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減少“×”的近期目標,并輔之以獎勵措施。如:本周小測試考到x名,下次測試考到x名。每到一個目標就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這種用目標來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也能幫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終消滅因粗心造成的錯誤,從而養成仔細認真的好習慣。
孩子粗心的根本原因
1、習慣問題
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壞的習慣事事出錯。比如有的孩子做完作業后總不去整理好書包再去洗漱睡覺,結果第二天到點上學時才手忙腳亂地收拾,結果不是忘了拿做好的作業,就是忘了拿課本,或學習用具。
2、做題不熟練
做題不熟練,導致速度慢,時間卻緊,心態一著急,就容易犯粗心的低級錯誤。
3、做題心不在焉
這是學習態度問題,有的孩子對做題滿不在乎,邊做題邊玩,注意力不夠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粗心自然在所難免。
孩子之所以在學習上粗心大意,還是因為學習態度的問題,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導致錯誤的出現,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改掉粗心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