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斷章取義,認為挫折教育就是多讓孩子受挫折,受打擊!其實不是的,所謂的挫折教育,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制造或者模擬某種困難,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來解決,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挫折,通過挫折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能在挫折中切實的學習和掌握到知識!那么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么辦呢?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么辦
1、接納負面情緒
孩子面對挫折時產生負面情緒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在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時,不應該指責、逼迫孩子,而應該溫和的告訴他事情沒做好沒關系,爸爸媽媽陪你想辦法。先幫助孩子平復下情緒,然后還孩子共同商討下一步怎么處理會更好。面對孩子展現出的負面情緒,我們家長要及時幫孩子排解,切忌對孩子的苦惱采取冷處理的方式。
2、探討解決方法
孩子面對挫折時,與他一起探討解決方法。孩子說小朋友的玩具不給他玩時,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帶玩具跟小朋友交換玩,多跟更多的小朋友接觸。孩子作業不會做時,和孩子一起學習課本例題,鼓勵孩子自己找答案,多獨立思考。
3、延遲滿足
孩子想要什么東西時,可以適當遲一點滿足。不要給孩子留下自己想要什么就會有什么的心理暗示。
4、多鼓勵孩子努力的過程
不適當的表揚會阻礙孩子面對困難去克服困難的勇氣。當我們表揚和鼓勵孩子時,多說“這一周都是先做好作業才看動畫片,媽媽覺得很欣慰”,就是培養孩子不斷自我激勵,讓孩子在不依靠父母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以強大的內心驅散不安和沮喪。讓孩子能做一顆自動發光發熱的小太陽,照亮自己,影響別人。
如何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樹立孩子樂觀積極的精神
挫折是一件特別容易讓人產生消極心理,讓人難受的事情,而且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從小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沒有經歷過挫折。
家長需要從小言傳身教,將陽光積極的一面展示給孩子,讓孩子對生活充滿信心,積極的面對!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長,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平時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保護,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承受一些挫折。
2、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生活中,我們需要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養成愛動手,愛動腦的習慣!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積極的去思考,勇敢的去面對!
3、做好榜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長的影響對孩子也尤其的大。從你的身上,孩子就可以潛移默化的學習到很多東西。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斥責孩子,我們需要冷靜的去對待,先積極的疏導孩子的情緒,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