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尊重別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但這種品德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教導,但是,總有一些小調皮不懂得尊重他人。那么,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怎么辦?
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怎么辦
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明白尊重他人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以身作則,起到一個好的帶頭作用,孩子才會跟著父母的步伐走。
2、讓孩子懂得尊重的重要性
尊重的相互的,只有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如果孩子不被尊重,又或者是沒有尊重過他人,那孩子就不會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孩子考試沒有考好,在課堂上當中批評,和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單獨詢問,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會讓孩子感受到什么是尊重。只有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孩子才會去行動。
3、孩子出現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時,要及時制止
孩子年紀小,會做出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但是孩子是意識不到的;此時就需要父母及時的制止,同時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壞處,父母可以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去體會一下,如果別人不尊重自己,自己會有什么感受。
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表現有哪些
1、不主動和長輩問好
有很多的孩子不僅在學校見到老師后會主動的打招呼,即使在校外遇見老師也會主動的打招呼。并且,見到認識的親戚和長輩都會主動的問好,這樣的孩子讓老師和長輩們喜歡,都會夸孩子懂事,有禮貌。而有些孩子卻對每天都見的老師,很疼愛自己的長輩熟視無睹,見面從來不主動問好。
2、嘲笑他人有缺陷
有時候語言的“攻擊”給人帶來的傷害也是不可比擬的,尤其對于生理有缺陷的人來說,本來心理就要承受眾人的異樣眼光了,如果有人在當眾對自己的樣貌評頭論足,甚至公開宣揚他人的缺點是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很大傷害的,而且也是一種很沒有教養的表現,作為家長一定要立即阻止孩子的這些行為,糾正孩子的錯誤做法,并讓孩子對他人道歉,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壞習慣錯誤行為,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及時的對孩子制止導致的。
3、直呼長輩名諱
現在很多的孩子被家長寵愛過度,不僅在家經常直呼爺爺奶奶等長輩的名諱,還會直接喊爸爸媽媽的名諱。雖說童言無忌,但孩子直呼長輩的名諱,確實是缺乏教養的一種表現。
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家庭教育的折射。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不僅僅要學會自我反省,更要及時的制止和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