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孩子缺乏獨立生存能力,通常這類孩子家里有個勤快的媽媽或爸爸,在生活中一切包攬,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但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下肯定是無法培養(yǎng)、提高孩子獨立生存能力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品格呢?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品格
一、放手,讓他自己去飛
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并不代表孩子可以衣食無憂。他必須要有足夠的生存能力,才可以在世界這個巨大而繁瑣的機器中存活下去。所以,必須要從小教會他飛翔的本領(lǐng)。家長一定不要因為怕孩子受委屈,怕他做不好,就代替他做一切。要知道,你這樣做,恰恰是剝奪了孩子自立自強的權(quán)力,讓他變成一個無用又懦弱的人。許多寶媽現(xiàn)在就在有意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她們會帶孩子去超市,然后讓孩子幫忙拎一些力所能及的東西。孩子對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任務(wù)總是特別有成就感,以后再給他安排任務(wù),他也不會拒絕,反而會非常有信心有動力地去做。
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
這里的闖,是指孩子遇到問題時,要讓他自己去處理。比如,孩子與小伙伴之間的糾紛,或者,孩子想跟哪個小朋友交流等等。一開始,他肯定會做得不太順利,而且有可能做錯。家長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急著插手,而是要耐心地給孩子說出幾種方法,讓孩子自己去選擇。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能力,同時也幫助孩子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對他以后做事十分有幫助。
三、給孩子責(zé)任感
家長不要什么事情都做決定,有些孩子也參與進去的事兒,家長要聽聽孩子的建議。如果孩子的建議確實不靠譜,家長可以進一步問他一下原因,讓孩子說出更多的想法。有時候,孩子的異想天開,往往會帶給家長不一樣的思路,同時,也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
事實證明,只要孩子自己參與了的決策,他都會更認(rèn)真更積極地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充分了解了家長對他的尊重,同時,對家里的一切事務(wù)不再不聞不問,會變得更理解父母。
四、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
家長最好不要隨便進入孩子的房間,也不要隨便支使孩子。需要孩子幫忙的時候,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問他有沒有時間。這種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讓孩子懂得了該如何尊重別人和自己,這對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十分有幫助。這樣的孩子,抗擊打能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強悍的。
如果孩子自立意識已經(jīng)被壓抑了,那如何才能慢慢恢復(fù)起來呢?
首先,先跟孩子講清楚,孩子是自由的,父母是愛他的,可以放心的去飛翔、去探索。
第二,從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做起。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可以引導(dǎo)他洗碗,洗襪子。如果孩子喜歡玩玩具,可以引導(dǎo)他完之后收拾起來。如果孩子喜歡看書,可以引導(dǎo)他看完歸類,收拾書架。有意識的讓孩子慢慢參與到家務(wù)活動中。
第三,要注意不要操之過急,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家長的要求,要及時鼓勵、慢慢引導(dǎo),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參與的樂趣。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如同牽著一只蝸牛慢慢散步。格局要大,眼光要長,孩子越能給我們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