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似乎普遍比較差,當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亂發脾氣,承受不了一點批評和失敗,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那么孩子怕挫折怎么辦呢?
孩子怕挫折怎么辦
1、幫助孩子正確理解挫折
家長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關鍵,是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和理解“挫折”。因為孩子年紀尚小,缺乏對抽象思維的理解,對于“挫折”一詞缺乏清晰全面的認識,所以家長可以從具體現象入手,可以讓孩子更直觀地感受到挫折是什么。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不必急于去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是讓孩子先直面挫折,認識挫折,再想辦法應對挫折,有過這樣的體驗之后,孩子就能更清楚地認識挫折了。
2、教會孩子正確認識失敗
遇到挫折的時候,失敗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為害怕失敗,或是覺得自己不行,所以就停滯不前,不敢進行新的嘗試。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正確認識失敗。
我們有時候做某件事沒有成功,并不一定都是因為我們不如別人,也可能是需求不相符,所以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失去信心,否定自己,重點是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找到原因,以期下一次的成功。
3、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如果孩子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比如只看到自己的優點而忽略了自己的缺點,由此可能對自己產生不合理的期待,那他可能就無法接受失敗,不能正確認識失敗,久而久之,也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降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讓他失去自信的。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所以就算在某一方面沒有做好也沒關系的,其實是很正常的。當孩子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自然也就能更從容地面對失敗了。
告訴孩子怎樣面對挫折
1、給孩子安全感
家是個最溫暖的最放松的地方。父母應該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給孩子安全感說來容易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首先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氣氛。
家長跟孩子相處和諧,態度柔和,給孩子親情上的陪伴,積極和孩子做互動,正確對待孩子的合理需求,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家長得讓孩子知道,家是他們溫暖的港灣。同時家長還得允許孩子適當的示弱,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積極解決問題。
2、給孩子適當的目標
目標的力量是強大的,有一些父母會將自己的遺憾放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年輕時沒有達到的目標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讓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完成自己最后悔的事情,這樣顯然是不人性不合理的。
3、給孩子獨立鍛煉的機會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七十歲也永遠都是孩子,他們對孩子永遠會不吝于自己的關心和呵護。父母總是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孩子放心不下。這樣的做法其實讓孩子失去了很多的機會。
挫折是一種珍貴的資源,也是一種人生的財富。父母應引導和培養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戰勝挫折的應變能力,激發孩子的知識積累和大腦潛能,激發他們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從中獲得可貴的人生智慧和堅韌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