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成長期,更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初步形成期,特別是在初二、初三進入青春萌動期、逆反期,這個時期的初中生教育,一定要把握其身心成長規律,因材施教。那么,初中生的孩子該怎么教育呢?
初中生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孩子不那么聽話了,怎么辦?
初中生年齡大約在12一15周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步進入青春期,出現叛逆是正常現象。作為父母要正確看待,試著和孩子深入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要硬碰硬,改變不了孩子,那就先改變自己,逐步走進孩子的內心,改變命令式口氣,試用商量式,孩子會逐步與家長交流,平穩渡過青春期。
2、孩子的作業,已經輔導不了啦,怎么辦?
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和難度都是根據教學要求安排的,文化課教育是比較專業的,如果家長確實輔導不了,不要不懂裝懂,亂指導一通,可能會起負作用,家長只要按時檢查作業完成與否,監督孩子是否專心做作業,多做陪伴,不要做影響孩子寫作業的事,如,看電視,打牌,大聲炒鬧等。最好是,也拿起書,靜靜的閱讀。
3、積極參與家校活動,多了解孩子在校狀態。
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在學校,接觸孩子主要是老師和同學,作為家長要積極參加家校共育活動,多和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上課狀態和心理動態,有不良習慣和傾向及時制止。
4、家長在家要營造和諧向上的家庭氛圍
家庭和諧是孩子學習與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很多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源是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家長對學習的認識和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甚至影響孩子正確的三觀形成。
5、怎么正確處理孩子的交際
初中的孩子比較單純,交際也比較感性,愛恨比較分明,這一點也會讓孩子染上不良習氣或者早戀,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多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爭取多方力量解決,但不能大吼大叫,結果會適得其反。
6、發掘并培養孩子興趣,打造特長
素質教育提得越來越響,擁有一技之長會為孩子的中高考多開辟一條比較順暢的道路,也為將來的人生增加亮點,早培養,早受益。
初中孩子的教育注意事項
1、周末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談談心,在入學初期給孩子營造融洽、寬松的學習氛圍。同時加強孩子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2、家長要及時跟上孩子的成長,要正確認識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家長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溝通時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同時要給孩子做好表率。
3、除寒暑假外,在平時上課過程中,周末回家還是鼓勵孩子保持在學校同樣的作息習慣,不要因為一兩天去打亂他們在學校養成的節奏。每天學習多少個小時,最好和孩子約定好。娛樂的時間也要有所控制。
4、家長需要配合的是,不必要太過敏感。平時孩子和異性同學之間交往的問題要關注,但是不能過于關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要刨根究底,需要給孩子們留下一些空間。
5、家長希望孩子是學習型的孩子,孩子們又何嘗不希望自己的父母也是學習型的父母,哪怕是你看看報紙、看看雜志,去取代玩手機,打麻將這樣的事情,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形成全家人的學習氛圍,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會養成,閱讀能力也一定會提高。
家長要努力與初中生交朋友,平等對待,共同探討學習問題、共同娛樂休閉、共同面對各種問題,從而贏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與師長順暢交流,不至于形成溝通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