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善良勇敢,有的孩子卻自私冷漠,這不僅是性格的問題,還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很大關系。那么怎樣培養孩子有愛心?
怎樣培養孩子有愛心
1、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寶寶在小的時候,會因為身心發育不完善的原因而做出缺乏愛心的行為表現來,他們這個階段還不懂事,但如果家長的教育沒有及時跟上,孩子偶然的行為,可能就會一次次強化從而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當寶寶一開始表現出不友好行為的時候,家長要迅速地制止孩子,并給孩子說明不能這樣做的原因。在孩子表現出不當行為,家長要批評的時候,也要輕輕地給他講,這樣可以保護他的自尊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因素。
2、強化孩子的友好行為
當孩子吃東西知道給家長分享時,當孩子看到家長打掃衛生,知道把自己的玩具收拾起來時,當孩子表現出類似的這些行為時,家長要及時地親吻、擁抱、表揚他,這有助于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3、讓孩子學會感恩
奶奶親手為孩子做了香噴噴的包子,要告訴孩子奶奶做這些包子很辛苦,應該謝謝奶奶;叔叔來家里的時候給孩子帶了新玩具,要告訴孩子新玩具是叔叔特地為他買的,要感謝叔叔;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家長要注意將這種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之中,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4、和大自然交朋友
在窗臺上種一株花,在家里養一只小烏龜,沒有兄弟姐妹的寶寶們,這些就是他們的好朋友。每天給小花澆澆水,給小龜喂吃的,通過養植物、養小動物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從奉獻和付出中體會到樂趣。
如何培養孩子有愛心
1、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
要想培養孩子的愛心,我們首先得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當孩子感受到被愛的幸福時,就等同于父母為孩子奉獻愛心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中父母的家庭暴力中,孩子多半也是自暴自棄,或者繼承父母的暴力傾向。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根本保障。為人父母,我們要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當我們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時,何愁孩子沒有愛心呢?
2、引導孩子幫助別人
春節前帶孩子在老家趕集的時候,遇到好幾個殘疾人,在寒冷的冬天裸露著自己殘疾的部分身體,希望得到別人的愛心。我會告訴孩子,他們需要幫助,我們可以將自己的零花錢捐獻一些給他們,希望微薄的力量能夠給他們帶來一點點安慰和支持。
在孩子心中灑下善良的種子,告訴孩子當別人遭受痛苦的時候,我們應該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當別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們可以予以安慰或者學會傾聽。
3、讓孩子幫忙做事
部分家庭總覺得,孩子還小,像做家務這種事情沒有必要讓孩子插手。不僅如此,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把孩子當小祖宗供著。其實,想要培養孩子有愛心,讓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效果是很棒的。
人之初,性本善。這說明孩子天生就是有愛心的,只是他們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需要家長的培養和引導,一步一步激發出孩子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