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不愿學鋼琴的孩子,卻始終被父母逼著去學鋼琴和練鋼琴,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不愛學鋼琴。如果孩子對學琴這件事真提不起興趣,在學琴之路上當然就會磕磕絆絆,親子關系也容易劍拔弩張。那么,孩子不想學鋼琴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想學鋼琴怎么引導
第一:堅持。家長的堅持是學琴最關鍵的一步,孩子對待一個事物的新鮮度僅能保持三個月,三個月后就開始慢慢產生厭倦的情緒,這時候家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只有家長堅持了,孩子才能堅持。
第二:尋找發光點。孩子的能力遠比不了老師的能力,彈的不好的時候,家長就會訓孩子,有的甚至動手,從而使孩子越來越討厭鋼琴。耐心不僅是老師時刻要注意的,家長也需要注意。及時發現孩子提高的地方并及時鼓勵,孩子才會覺得自己在進步在努力,也會為了家長老師的表揚繼續努力。
第三:陪伴。很多家長甩手把孩子交給老師后就什么都不管了,讓孩子在心里上產生了孤獨感,本身學習就是一個很費時間費精力的事,在這個學習的路上孩子形單影只,所以這也是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彈琴的其中一個原因。練琴時家長坐在旁邊的陪伴,反而會使孩子心里踏實。
第四:環境創造。閑暇時間可以帶孩子去聽場鋼琴音樂會,盡管可能聽不懂,但是灌耳音也會慢慢讓孩子從中發現音樂的美,有助于提升孩子音樂表達。
孩子不想學鋼琴怎么辦
如果孩子對學鋼琴這件事感到厭煩,父母需要先找找原因,看藏在現象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有可能是練鋼琴占用的時間太多,讓孩子徹底失去了玩耍的機會,他心理不平衡;也有可能在學習中遇到了一些難題和阻礙,產生了畏難心理想退縮;還有可能他在學鋼琴這件事上感受到了超出自己負荷的壓力,等等。
目前,對于這個問題,常常會有兩種極端的聲音。一種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他如果不想學了,就由他去吧,另一種則認為,沒有練琴不是靠逼的。
我同意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和選擇,但前提是,孩子是因為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其他方面更有天賦也更有興趣,所以放棄鋼琴。
換句話說,放棄是為了做自己更擅長更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因為遇到了困難而畏縮的“半途而廢”。
所以,父母首先要探由孩子之所以學鋼琴學得很勉強到底是因為什么,這一點很重要。
無論學什么,都會經歷遇到困難、克服困難的過程。只有反復經歷這樣的過程,才有可能獲得進步和成就。
這種成就感反過來,也會給孩子帶來“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的自信,讓孩子越學越起勁。
因此,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引導孩子,不要輕言放棄,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把握一個度。
因為如果學鋼琴給孩子帶來的壓力,超出了他的承載能力和臨界點,這件事情就會變成一個極大的負擔,他根本不可能再從鋼琴中感受到興趣并發現自己的各種可能,甚至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終身的影響,比如,成年后的焦慮和抑郁,等等。
孩子不想學鋼琴,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和他站在一起,輕輕推他一把,幫他克服困難,他就能從中習得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