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親子教育,培養與孩子的親密關系。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不僅增強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也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然而,很少有家長意識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一旦他們不把握“度”,也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為了使孩子的身心發展更加健康,父母應該在相應的時間“遠離”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度過余生。孩子對父母、老師和同學的過度依賴會影響他的成長。畢竟,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需要創新的、自主型的人才。過于依賴別人的孩子,在離開自己所依賴的對象時,會不知所措,難以生存。想象一下,當他長大進入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后,他將如何生存、發展?那么如何讓孩子克服依賴,培養他們的獨立性?
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有些孩子有獨立的想法,但是他們的父母不給他們獨立的機會,所以孩子不能加強他們的獨立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依賴程度高的孩子容易失去自信,能力普遍較低。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時,要在正確的時間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勇氣。當孩子獨立做事情時,父母應該給予指導和幫助,為孩子成功做事情創造條件。因為孩子是敏感和脆弱的,如果他們總是遇到挫折,他們會很容易失去自信。父母必須保護孩子寶貴的自信心。
2.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并尊重他們的選擇
孩子們被要求要聽話,他們的獨立性和個性無法得到發展。這是父母經常忽略的一個方面。從小培養孩子獨立選擇的能力。一件事可以給孩子幾個選擇。當孩子做出選擇時,尊重孩子的選擇,并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他要為他的選擇的后果負責。
3.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不要訓斥孩子,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言語,不要強迫孩子,仔細傾聽孩子的語言,尊重孩子的個性,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事實證明,在民主的家庭氛圍中,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是慷慨、友好、獨立的。
4.成年人必須達成一致并堅持下去
孩子的教育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的合作。母親讓孩子自己吃飯,而祖母對孫子每次都是喂飯。這不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也會導致孩子形成依賴性。有必要讓家庭中的成年人達成共識和共同要求,讓孩子在反復的強化下提高自己的獨立能力。
有人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關系。當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作為孩子的保護人,更需要陪伴在孩子身邊,照顧他,引導他走向人生的方向。當孩子長大后,父母不得不逐漸退出孩子的生活,因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父母和孩子太親密了,這對雙方都有害。父母要學會給孩子空間,尊重孩子,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發展。如果父母把他們的一生都花在孩子身上,他們將完全沒有自我,同時,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長大,你必須讓他克服依賴,讓他自己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