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孩子說話聲音小或不敢說話時,不喜歡與人交往,總是喜歡獨處;和別人說話時,不敢正視別人,眼睛閃躲;做任何事都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心不在焉;這時候,孩子就沒有自信了,那么膽小自卑的孩子怎么辦?
膽小自卑的孩子怎么辦
1、營造成長型環境。家庭環境很重要,孩子的思維和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影響。家長要為孩子創造成長導向的環境,如經常互相交流鼓勵,與孩子共同探討研究“成長導向的家規”,從而建立正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
2、有技巧的贊美。父母應該盡可能多地贊美孩子的努力和策略,專注和堅持完成某件事,而盡可能少地贊美他們的才能或智力。
例如,在孩子解決一道數學題后,家長可以說:“你已經嘗試了很多方法來解決這道數學題。繼續嘗試是很好的。”
3、通過培養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比如音樂、攝影、戲劇等,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們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
一方面,通過這樣做,孩子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擁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學習過程中的挫折和挑戰是塑造孩子韌性和培養成長型思維的絕佳機會。家長要抓住機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在運動中塑造孩子的韌性。成長思維模式在體育競技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女排主帥郎平在談到女排精神時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父母經常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不僅有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還可以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
5、培養在人際交往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孩子去主動經營關系,更善于磨合和修復關系,相信友誼等都是可以培養和成長的。
導致孩子自卑的原因
1、過度保護
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很多時候會養成孩子的依賴、被保護的心理。讓孩子害怕自己面對問題。比如,不要讓孩子上床玩耍,怕孩子摔倒,防止孩子想要嘗試。
2、用狼來了的故事經常嚇唬孩子,去上床睡覺。
3、暴力的影響
經常給孩子看熊大熊二光頭強喜洋洋灰太狼這類的動畫片,容易讓孩子學會那些暴力畫面。在孩子面前,家長之間吵架,打架,砸東西,都會嚇到孩子。
膽小自卑的孩子怎么辦?孩子不自信是思想問題,直接導致的是行為上的退縮或拒絕,因此要想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需要培養孩子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而不是情緒化的逃避問題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