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步入青春期,這個時候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開始逐漸增強。很多時候孩子會因此步入早戀,對此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害怕孩子因為早戀放棄自己的學業。那么,孩子為什么早戀?
孩子為什么早戀
1、孩子缺乏關注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對情感的敏感和需求是比較強烈的,早戀情況之所以發生的原因是孩子缺乏關注,有可能是家長,也有可能是老師。介于這樣情況的孩子,在家里沒有交流,在學校沒有溝通,孩子會因缺乏傾訴對象而自己去尋求,一般都會找異性同學。
2、父母行為影響
其實父母的一些行為會對孩子產生一些情感方面的刺激。比如父母行為輕浮,言語向孩子傳遞了不良信息,促使孩子進行模仿。這種原因導致的早戀有明顯的特點,張揚,追求時效,影響較大。
3、身邊同學的影響
有些早戀是因同學間的“起哄”促成的。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獲得他人特別是異性的喜歡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在學校班里,如果兩個同學關系比較近一點,就會出現被一些同學起哄的情況,往往會弄假成真。
孩子早戀家長怎么教育
1、不要著急否定孩子的行為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急著去否定孩子,急著去給孩子講一通大道理并嚴厲的告誡孩子絕對不準談戀愛,這起不到太大的效果。不妨用更理智和更開放的語言去和孩子探討一下這個話題,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感情被接納,對自己的狀態也能更加了解,可能孩子自己就會從根本上不再一心想著去戀愛了。
2、正視男女交往的問題
如果與異性交往是一件沒有壓力的自然的現象,那么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與人的交往,包括與異性的交往;可以把對異性的好感變成學習的動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可以互相學習,優勢互補。這樣出來的孩子容易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所以家長要正視孩子的早戀行為,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3、不要給孩子輕易貼上“早戀”的標簽
家長要慎重界定中學生異性交往過密的情況,不輕易給學生扣早戀的帽子。事實上,青春期學生容易對異性產生愛慕、依戀等朦朧的情感,一旦被扣上早戀的帽子,學生反而會誤認為這就是愛情,觸發戀愛的各種表現。
孩子為什么早戀?當遇到孩子早戀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及時查明原因,不要著急否定孩子的行為,要正視孩子的交往問題,相信經過家長的正確引導,孩子一定會走出早戀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