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前焦慮家長可采取的辦法:1、要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理解孩子;2、正面鼓勵孩子,不要總說一些考不好的話;3、積極營造放松溫馨的家庭環境,緩解孩子的考前壓力;4、不要反復詢問孩子,要默默支持孩子;5、家長做好后勤保障,調整好孩子的生活節奏。
孩子考前焦慮家長怎么做
1、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
一般說來同學們的壓力來自兩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體上的,長時間的緊張作息,超強度的聽課做題,睡眠不夠,他的身體自然感覺不舒服、累、壓抑。因此,家長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關心他的身體健康,保證睡眠,同時包容他的負面情緒。
2、正面鼓勵孩子
正面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考好,千萬別說什么考不好也沒關系之類的話,這有一定的暗示孩子會考不好的意思,一定是和孩子說,你已經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努力,考試會順利進行的,等等。告訴孩子不要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糾結,不要“使太大勁兒”,像往常做作業一樣將卷子寫完即可。
3、溫馨的家庭氛圍大于口頭上的督促
很多家長把對孩子的過高期望表現在口頭上,她們總擔心孩子考不好。表面上安慰著,實際上愁眉苦臉,甚至表現出擔憂緊張的情緒。哪怕他們不說話,其實也已經在孩子的心頭壓上了重重的一塊石頭。
家長更應該做的是,為孩子創造一個放松溫馨的家庭環境。要知道,你每多一分擔心,不僅無法幫孩子緩解壓力,反而會讓他更加焦慮。讓孩子在家庭環境中,自己調整好心理,才能做好充分的考試準備。
4、不要反復詢問孩子
很多家長或許是為了自己求心安,總喜歡問孩子“復習到哪了?”實際上,這種關心的語言,在孩子聽來是一種督促和審訊,越問心里越沒有底。復習到哪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回答沒復習好,孩子內心的壓力就會倍增;回答復習好了,自己又沒有信心能達到父母的高期望,缺乏底氣。因而,父母要記得,默默關心比口頭上的詢問和表達來得更有效。
5、做好后勤保障
考前很多孩子都會有失眠的現象,這多半是由于心情亢奮、急躁造成的。家長能做的是,為孩子提供安靜、高質量的休息環境,并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調整好孩子的生活節奏,盡量不要熬夜,規范孩子的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