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面對媽媽嘮叨時表現不耐煩、氣憤等,對母親的建議置之不理,嚴重的甚至對于自己問題屢教不改。這種情況如果長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不僅使家長的家庭教育的效果難以實現,還會破壞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那么,孩子嫌媽媽嘮叨怎么辦?
孩子嫌媽媽嘮叨怎么辦
1、尊重孩子想法
很多父母很有“控制欲”,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孩子自己的人生風景,有權利決定怎么做,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順著家長的意愿去做。
2、對待孩子就事論事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就告訴孩子錯在哪兒,如果孩子自己明白了,家長就不用多費口舌;孩子有什么需要改變的,家長就明確指出問題所在并提出家長的期望。同時尊重孩子改變的過程。就事論事,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來表達。家長教育過程中切勿新賬舊賬一起算,否則會讓孩子越來越沒自信。
3、對孩子錯誤抓大放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事需要父母操心,但是有些事是無關要緊的,隨著年齡增長,會自然改變。因此家長要把精力放在孩子成長中那些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習慣,品格修養。家長對待孩子也是先從最容易做到的步驟開始講,引導孩子完成這一步再說下一步。
4、對孩子學會適時放手
該孩子承擔責任的情況,家長要學會放手,孩子慢慢就知道做不好就要受到相應“懲罰”,孩子會因此糾正自己的行為。培養孩子獨立處事能力,當然原則問題,比如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和構建,家長必須正確引導,發現偏差及時干預。
5、等待孩子改變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一種心理:希望說教能立竿見影,孩子能立刻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其實是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和年齡特點的。所以,做家長的需要學會等待,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有反復,這個過程不會因為家長嘮叨而縮短,家長要對孩子多些耐心,避免自己急躁情緒影響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與父母交流,不覺得家人說話嘮叨。
孩子嫌媽媽嘮叨怎么辦,首先家長對孩子講話,應注意話不在多,而在于恰當。在孩子逐漸長大過程中,一定有一個階段是自我認識不足的同時又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作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脾氣,無論什么時候,心平氣和的跟孩子交流,還要保證話語有效,最好能對孩子化繁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