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可采取的辦法:1、不要對孩子的某種行為,有過多的評價,要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2、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幫助孩子上課積極發言;3、告訴孩子自己可以的,多多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膽小上課不敢回答問題怎么辦
1、不要對孩子過度的評價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對孩子的某種行為加以過多評價,比如“我不喜歡你這樣”,或者“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而是應該婉轉而明確地告訴孩子他們哪里還需要改進,或者怎么做可以盡量彌補自己所造成的失誤;同樣,當孩子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時,也不要說“你最棒”,而是肯定孩子為此付出的努力。
2、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心態
良好的學習狀態,是良好心態在學習上的反映。在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在課堂上,孩子不愿意積極發言,擔心回答不對而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嘲諷。其實,這只是個人內心的一種假想。要幫助孩子認識上課發言的對錯與顏面無關,把心態調整好,用積極的發言表現來回應老師。
3、告訴孩子自己可以
沒有信心就會沒有主動的欲望,做起事情也就無精打采。在鼓勵孩子積極回答問題的時候,就要培養其自信心。信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在學習上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知道自己也一定可以的。家長平時要多鼓勵一下孩子,告訴孩子“你能行”,自己先把經常批評、指責孩子的壞毛病改掉。
孩子不敢舉手發言的原因
1、性格原因
“我這樣說的話,老師和同學會怎么想呢?”這種類型的孩子總是出于這樣那樣的考慮而猶豫不決,最終放棄發言的機會,甚至會在心里默默祈禱老師不要叫到自己,懷著這樣的心理,上課又怎么能認真聽講、專心思考呢?對于性格內向、小心謹慎的孩子來說,上課發言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2、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師
有的孩子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而不敢發言,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知道正確答案或者想要回答的內容在腦子里亂成一團,也會使孩子最終放棄發言。
3、自尊心影響
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年級的升高,他們的心理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自尊心變得越來越強,非常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認可,更加在意周圍同學對自己的看法。上課回答問題如果說錯了,害怕遭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